青州市旗城教育集团旗城初中坚定不移地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坚持立德树人、创新育人模式,努力构建“1358”全景式学校德育体系,将德育工作由虚变实,增强了学校德育的实效性。“1358”是指提炼一种学校精神,分解三段德育目标,构建五大德育课程,实施八项德育行动。
挖掘深厚历史底蕴,提炼一种学校精神
学校是山东省唯一一所满族学校,学生潜移默化中受到“崇文尚武、弘毅爱国”满族文化的熏陶。学校经过集思广益,挖掘历史底蕴,提炼出“立报国之志、怀大爱之心、养浩然之气、铸君子品格”的学校精神,作为学校育人的罗盘和德育工作的统领。
细化三段德育目标,锻造三支德育队伍,构建三方评价机制
细化分解三个年级段德育目标。分解细化初中三个年级段的内容和要求,形成针对性强、相互衔接、逐步递进的德育目标体系。打造三支坚强有力的德育工作队伍。一是学校党政工团、班主任队伍,二是学生成长导师队伍建设,三是以市县月度身边好人为主体的社区德育工作队伍。建立学生、学校、家长三位一体的德育评价机制。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两次品德评价,分别在6月和12月,包括学生自评和互评、课任教师、班主任对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德育量化评价计入学期评优和综合素质评价。
精心构建五大德育课程
(一)道德大讲堂课程。把报告厅打造为道德教育大讲堂,有计划开展教育活动。每月确定一个活动主题,开展一次主题教育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发挥道德讲堂“弘文立德”的重要作用。(二)法制关爱课程。与市公安局沟通,将全市公安系统优秀志愿者聘为班级法制班主任,法制班主任定期到校进行法制宣传和教育,收到显著效果。(三)校内外拓展课程。校外拓展。每年春季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拓展,设立“团队合作”“责任担当”“面对挫折”等主题活动。校内拓展课程。根据学生发展需求,组建学生团队,通过自愿报名和教师推荐的方式组成,聘请专业老师,设计游戏式的拓展活动。(四)育人环境与基地课程。用“德行天下、智慧人生”的校训,号召师生用美善的言行去涵养,用阳光的心态去处世。将“博物馆”“东夷文化园”作为校外德育基地,让学生感受数千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全省率先建立禁毒教育基地,被命名为全国禁毒教育示范基地。(五)家校合育、亲子课程。引进专业团队,强力推进家校合育项目。班班建立QQ群,搭建起家校沟通桥梁,“我爱我家”——亲子共担家庭责任,爱我家乡——亲子共走寻根之旅,设立励志影吧等。
实施学校八项德育行动
(一)军体拓展,锻造影响一生的良好习惯。每年九月份,利用开学之初对学生集中进行军体拓展教育,让学生受到震撼心灵的教肓。(二)人生规划,播洒励志和追梦的种子。十月份,学校德肓的主题是人生规划教肓。通过生涯规划知识引领,让学生初步规划自己的未来。(三)光盘一族,你我同行。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光盘行动,开展“节约我承若”“今日我当家”“餐余称一称”等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四)诚信名片,做出诚信人生的庄重承诺。每年十二月份,确定为诚信教育月,精心策划开展系列教育活动,设置诚信考场,签订诚信承诺书,申领诚信名片,让诚信成为学生自觉锻造的第一品质。(五)午间德育,立起学生身边的标杆。针对住校生较多的实际,充分利用午休前10分钟,设计开展“午间德育”活动。(六)敬仰英模,追求有价值的人生。四月份,组织开展追寻英模足迹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如学习雷锋精神、学习沈星精神、重走长征路、祭扫烈士陵园等。(七)民族团结教育,绽放和谐之花。利用学校坐落在山东省最大的满族聚居区资源,开展以“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圆中国梦”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促进民族团结。(八)校园采摘节,在收获中学会感恩回报。利用校园内“桃杏林”资源,启动校园“采摘节”,通过采摘过程,学生在喜悦和收获中,体会到感恩和汇报。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