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16版:光影记录

T01版:欢乐国庆 祝福祖国

T08版:教育

T21版:翰墨

易被忽视但后果严重 老年人需警惕误吸

(2022年09月30日) 来源:潍坊晚报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路欣
  近日,市人民医院急诊部接诊了一位卧床患者,家属自述患者前一日进食面条时出现呛咳,并有喘憋的症状。医生为患者进行胸部影像检查显示:双肺炎症、气管及右肺下叶支气管内软组织影,考虑支气管异物。经过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区医生急会诊,患者生命体征尚稳定,结合病史及辅助检查,考虑支气管异物(面条)、肺部感染,遂收入病房。由于患者长期卧床,伴咳嗽、咳痰无力,若异物长期存在,易加重感染及气道阻塞风险。入院后,医生建议尽早进行气管镜检查。于是,次日上午,患者进行了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人们在进食过程中食物经过口腔、咽部、会厌(食管和气管的“岔道口”),由食管进入消化系统。但是,有时食物经过这个“岔道口”时,却搞错了“方向”,不小心拐入了气管,这就造成了“误吸”。那么,误吸的易发人群有哪些?误吸的危险因素有哪些?9月29日,记者联系到了市人民医院相关医生,请其进行解答。
  医生提醒,误吸多发生在65岁以上老年人,以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老年痴呆、帕金森氏病、恶性肿瘤术后等患者为主。多数患者有生活不能自理,长期卧床,身体各器官机能减退,肌肉松弛,吞咽、咳嗽反射减弱等表现。此外,进食过程过快、过急、过多以及体位过低等都会增加误吸几率。
  既然如此,如何预防误吸?医生表示,食物要求流质与固体分开,有吞咽困难的老人应选择半流质,如蛋羹、稠粥、菜泥等;进食体位一般采取坐位或半卧位;卧床的患者应抬高床头;进餐时不说笑,应该集中注意力。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发生误吸应立即停止进食,使患者尽快咳出异物,若出现持续咳嗽,有窒息倾向时,要立即进行海姆利克急救措施,拨打120急救电话,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