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过敏的高发季节,很多孩子总是“眼泪汪汪”,双眼红肿,奇痒无比,这可能是过敏性结膜炎在作祟。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底病科二病区主任李秀云表示,秋季,花粉、尘螨等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会悬浮在空气中,眼部接触到过敏原,就易引发过敏性结膜炎。如何进行有效治疗?怎样预防过敏性结膜炎?一起了解一下。
┬本报记者 王路欣
致病原因及症状
过敏性结膜炎就是眼结膜(白眼珠)受到外界过敏原刺激后,产生超敏反应而引发的炎症。根据病因、病程及临床表现,可分为季节性或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春季角结膜炎、巨乳头性结膜炎和特应性角结膜炎。不同类型在症状、病程及治疗上存在差异。
如果孩子本身就有过敏性鼻炎、哮喘、特应性皮炎(湿疹)等病史,那么,他们患上过敏性结膜炎的概率会大大增加。长期生活在花粉浓度高、潮湿多尘(尘螨滋生)、有宠物(宠物皮屑)环境中的孩子,接触过敏原的机会更多,也更容易发病。此外,研究显示,过敏性结膜炎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也就是说父母如果有过敏表现,孩子发生过敏的几率也较大。
过敏性结膜炎最典型的症状就是眼痒,尤其内眼角,孩子会因此忍不住频繁揉眼睛,甚至越揉越痒,形成恶性循环。有些患者可能伴有眼部异物感、发热、流泪、分泌物增多等不适,严重的还可能出现怕光、不敢睁眼、影响视力的情况。部分患者同时伴有过敏性鼻炎等过敏症状,或者既往有过敏性病变的病史。
治疗方法
如果孩子已经出现相关症状,家长要带孩子及时就医,由眼科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家长切勿自行购买激素类眼药水给孩子用,以免引发青光眼、白内障等严重并发症。
如果患者家里没有药物,可以用毛巾包裹冰袋敷于双眼。冷敷可以收缩血管,有效减轻瘙痒和红肿症状。
药物治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方式。常见的药物有肥大细胞稳定剂(如色甘酸钠、吡嘧司特滴眼液等)、双效抗组胺药(如奥洛他定滴眼液等)、血管收缩剂(如羟甲唑啉、萘甲唑啉滴眼液等)、糖皮质激素(如氟米龙、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典必殊眼膏等)、非甾体抗炎药(如普拉洛芬、双氯芬酸滴眼液等)、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滴眼液等)、人工泪液(如玻璃酸钠滴眼液,用于合并干眼症者)、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等)。一般来说,轻症患者以抗组胺药和肥大细胞稳定剂滴眼液局部点眼为主,效果不好时可以加用激素类药物(不能长期应用,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合并眼干者可以联合人工泪液,如果过敏严重或局部治疗效果不好,可以联合全身抗过敏药物治疗。
李秀云表示,一般经过治疗的患者预后良好,并发症不常见,但有反复发作的情况。
有效预防措施
如果条件允许,家长可以带孩子到医院进行过敏原检测,如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明确“敌人”是谁。
尽可能不接触或避免接触过敏原及疑似过敏物质,出门时佩戴密封性好的护目镜和口罩。外出回家后要立即洗手、洗脸,更换衣物,甚至冲洗鼻腔。
平时要注意用眼卫生,避免视疲劳,尤其过敏期间不能长时间用眼。切记不要用手揉眼睛,这只会加重眼部刺激和瘙痒症状。
在饮食上,多吃富含叶黄素、维生素的新鲜果蔬,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及海鲜等易过敏食物。
适当进行体育活动,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免疫功能。
经常开窗通风,常晒被褥,避免使用香水、香薰、杀虫剂等刺激性物品,选择无香型清洁用品。定期清洁空调滤网,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室内悬浮颗粒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