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版:艺海拾贝

16版:光影记录

影视综全面开花
李乃文迎来“闯的年纪”

(2025年09月23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年夏天,演员李乃文成为热搜榜上的常客:参加节目幽默天赋展露无遗,“搞笑buff”叠满,凭借超强反差感狠狠圈粉,令一众网友调侃他“50岁正是闯的年纪”。实际上,李乃文很早就踏入了演艺圈,他塑造过不少鲜活角色:《归队》中的汤德远,《大秦赋》中的李斯,《南来北往》中的贾金龙等。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他坦然表示,感谢观众对自己的喜爱,但是会清醒、客观地看待流量。

  自带综艺感的天选喜剧人
  前几年性格测试刚流行时,李乃文赶时髦给自己测了一下,结果是性格偏内敛的“I人”。但如今很多网友显然不能认同这个结果:最近很火的两档综艺节目中,李乃文相当能“整活”,跟以往沉稳、冷静的荧屏形象比起来,李乃文仿佛完全放飞自我,滑倒不忘自嘲“新造型”,抛梗接梗松弛感拉满,和年轻演员互动,流畅而又自然。这种自然流露的反差感,让大家一下子发现了这位资深演员的另一面。不少网友觉得他自带综艺感,简直是天选喜剧人,调侃他“50岁正是闯的年纪”,也因此被他圈粉。
  李乃文自己倒不觉得“综艺感”有多难,他解释说:“其实平时就是这样,大家在一起开开心心的,有时比综艺还好玩。”虽然出道早,但对于年轻人的审美节奏,李乃文适应得很好,丝滑地跟上了时代的步伐,性格里的幽默感一下被激发出来。  关注度暴涨之后,李乃文的心态始终比较稳:演员作为公众人物,曝光越多责任越大,“一定要更注意细节,时时刻刻鞭策自己”。
  工作重心持续放在表演上
  “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这是李乃文面对“流量”时的心态。而对他来说,“该做的事情”,就是把工作重心持续放在表演上,多出一些好作品。
  作为演员,李乃文往往被归为“实力派”。《我不是药神》里的医药代表赵立忠,他演出了角色的冷酷无情;《我们的日子》里的王宪平,他也演出了人物的“粗线条”和善良品性。那些性格迥异、跨度极大的角色,李乃文用自己的理解与表演方式,分别赋予其灵魂。
  接受记者采访时,李乃文分享了一个细节:当年决定饰演《大秦赋》中的李斯后,他在心里默默盘算着身边有哪些“学霸”,然后逮住机会挨个找他们聊天,了解他们心目中的“李斯”是什么样的。不管是坐车还是搭乘飞机,李乃文都会戴上耳机,闭目养神的同时,听着《百家讲坛》中王立群教授的讲解,多多了解历史知识,一点点从不同侧面拼起一个完整的角色。“把这些东西综合起来认真揣摩,多读剧本,多跟其他主创讨论,尽力演活角色。”李乃文觉得,这或许是个笨办法,但从演好角色的角度来说,也不失为一个聪明办法。
  演话剧则是滋养演技的另一种方式。与影视剧相比,话剧要更早、更深地烙在李乃文的灵魂深处:5岁那年,他得以登上话剧舞台;大学毕业后,又在剧院踏踏实实演了7年话剧。
  “话剧舞台没有‘NG’这一说,演员不能犯错。”李乃文发现,为了将信息传达给剧场空间里的所有观众,表演时就既要适度夸张,又要把握好分寸,不能让观众感觉不舒服。他逐渐学会了如何拿捏表演的“度”,如何扎扎实实去琢磨一个角色。进入影视圈多年后,他也依然还在演话剧,去年便和老同学唐旭搭档,共同出演话剧《夜行者》。
  有人问他为什么还会想演话剧,李乃文笑吟吟地回答:“话剧舞台是我的家。当我需要充电和再次历练的时候,回到话剧舞台是最好的选择。”
  做演员的初衷不会变
  演话剧、进组拍戏……李乃文照旧按部就班地在演员这条路上往前走。他并不避讳上综艺给自己带来了超乎寻常的关注度,但也清醒地知道,对演员来说,流量重要但不是唯一,最重要的还是戏和角色。
  “如果没有作品,那有可能会离着演员这条路越来越远,这是我不想看到的。”对李乃文来说,做演员的初衷不会变,综艺给他带来了热度和流量,但必须要清醒,知道自己的来时路。“越是忙,越要知道自己的重心在哪,时刻调整。录综艺,那么就全身心融入其中,给观众带来快乐。接了角色就用心演,演得好,观众自然会用心看。”作为演员,李乃文对自己之后要走的路有着清晰地规划,“你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谁”。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