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清乾隆年间,杨家埠有一位被誉为“鹞子画师”的扎风筝师傅,画艺精湛。有一年他到江南,在雪夜中偶遇“四季花神”李渔,经其点化,反复尝试,终于创作出能让四季花卉轮番出现的走马灯式的风筝,并以“四季花神”命名,这支风筝在比赛中惊艳众人,拔得头筹。
江南小镇突逢大雪 神秘老人求画风筝
传说,清乾隆年间,杨家埠村里的年画印制画店有百家,风筝手艺竞艳斗巧,高手如林。有个扎风筝的师傅,画得也好,花卉、草虫、老虎、蜈蚣,什么都能画到风筝上去,这风筝一下就出了彩,人称“鹞子画师”。有一年,他一边扎一边卖,到了江南的一个小镇,遇上了当地十年不遇的大雪天,天黑下来,天上地下白蒙蒙的一片,他迷路了,找不到入住的那家旅店。早上出店还特意记着,挑着酒幌子的小店,就在一座小桥边上。要在雪夜的街头站一个晚上吗?头上渗出汗来。
正急得不行,一盏亮着的灯笼向他走来,近前一看,是个老秀才,长长的胡须,披着蓑衣,穿着长衫。“鹞子画师,我送你回去吧。”画师喜出望外,心想:他怎么知道自己的名号呢?
“见你连着几天买些纸张、颜料、竹子的,我就猜着是你。缘分啊,想当年,我可是为风筝干了件大事儿。”说得画师云里雾里,老秀才说:“回去问有些年纪的人,就知道了。”有老秀才领路,转眼间小旅店找到了。雪连着下了好几天。老秀才天天打着灯笼等在小桥上。画师有点沉不住气了,来到小店酒幌下面时,拉住秀才的衣襟进了自己住的地方:“老哥哥,你怕是有什么事情吧?”
“真是不好意思,正想请画师帮忙。有几件心爱的东西求你把它们带到云彩里去。”说得怪有意趣的,画师明白,这是要自己画风筝:“东西在哪里?拿出来看看。”老秀才说是水仙花、荷花、秋海棠、腊梅花四样花卉。
“五天后你来找我。”画师一口答应下来。
老秀才细说花有魂 画师返工画四季花
五天过去了,四样花卉画在四个风筝上,才画完糊好,就听到敲门声,老秀才在门外站着。
“画得不好,请老哥哥多指点。”画师嘴上这样说,心里却得意着。
端详着风筝,老秀才开了话匣子:“打个比方说吧,水仙是白衣绿裙的仙女,你觉得它总是有点害羞地笑着,这笑藏在心里。绿叶是它的衣裙,没有风也是飘飘的,风在流水样的衣纹里藏着。这花有魂啊,画出魂来才活了。荷花的红是从白里透出来的,那才是它的精气神。有风的时候,活劲儿在叶上,没风的时候,花瓣也颤巍巍,可就是不落下来。荷花的魂在这个颤上,颤得人心都跟着它颤动。秋海棠开在秋天,秋天的绿很沉,花是火苗那样的色,开满了山洼,像是跟这绿色斗气,这叫风骨。腊梅花开的是股子硬劲儿,花朵是冻在枝上的,弯曲的枝干得画成铁的。什么也不想,冬天来了,我就是要开,腊梅花是个有脾气的美人。”
画师心里咯噔一声:碰上高手了。
小店里听到鸡叫时,两人越说越热乎。老秀才长叹一口气,说自己家境败落,比不得几年前,买风筝的钱正在借着,风筝先留着,过几天再来拿。风筝上要是再题些诗句,更是雅了。他编了一些曲子,写在风筝上,让那些读书的文人多买几只去,也算是一点儿心意。说着就唱起来:“东风伴,彩云间,一丝儿银线牵。不须攀,月里嫦娥自相见。春去也,天涯远,黄河里九曲澜。有谁知,仰面晴空鬓先斑。”
老秀才声音哑哑的,却把画师唱动了心。画师心想:人家没看上啊。他脸通红,站起身来说:“老哥哥,过五天你再来找我。”
老秀才走后,画师没白没黑地扎出四个半人高的花瓶风筝,水仙、荷花、秋海棠、腊梅花四个大花瓶,四样花在瓶里开着,仿佛吹口气花瓣就要飘下来。大花瓶成串地连在一起,拴上风筝线打个结,画师累得一下坐在地上。老秀才真的又来了,一看见这风筝,呆住了:“哎呀,这可真是救了我的命了。”
老秀才掉下了眼泪,说年轻时爱花成癖,看不到这些花就像几个月没了命一样。小镇上的花开得好,便搬到这里。后来,家里遭了天火,家境一年不如一年,大宅院卖了,他四处流浪。“没了看花的眼福,可我想这些花啊。听说画师来了,慕名找了来,请你把这些花画在风筝上,风筝放到天上,走到哪,我抬头向天上一望,都能看到。”
风筝该带走了。老秀才摇摇头,羞赧地说,买风筝的银钱正在凑着,有支祖上传下来的玉笛,先押在这里。老秀才特意叮嘱:“还得请画师多费心,想个办法让这四季花轮着出现在风筝上。”画师再没敢夸下海口,打算试试。
客人揭露秀才身份 扎制手艺惊动花神
这一走,老秀才再没回来。腊月廿三到了,画师要回家过年,可回到家中,年都没心过,都在秀才要的风筝上。邻近正月十五,家里来客人了,客人曾当过翰林,是来请画师给家里扎彩灯的。得知老秀才的事,客人大惊:“你这扎风筝的手艺,惊动花神了!”画师疑惑了。
客人道:“李笠翁李渔啊,康熙年间的大才子,在世时爱花如命,去世后玉皇大帝封他当了‘四季花神’。家里有戏班,演了出叫《风筝误》的戏,开天辟地,风筝打这才演到了戏里。要不是家里有戏班,能唱出这样的小曲来?这回你可得扎只像模像样的走马灯。”
一语未了,画师的办法想出来了:“就在这只走马灯上!”
画师放下一切,先扎花神的风筝,这是神仙来点化他,要他在手艺上再加把劲。风筝扎好,放到天上,一会儿是水仙、荷花,一会儿是海棠、腊梅花,风筝名作“四季花神”。有一年,县城白浪河沙滩上举办放风筝比赛,远近的风筝高手都来了,观众人山人海,当“四季花神”放上天空时,沙滩上欢声雷动,“四季花神”拔了头筹。
多少年过去,村里还流传着“鹞子画师”的故事,说他的后世子孙还留着那支玉笛,还会唱神仙教的那支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