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国电影再次掀起小说改编的热潮,莫言的《红高粱家族》改编成电影《红高粱》,首次执导电影的张艺谋执意要在高密拍摄。高密没有高粱地,为此,乡镇领导现场指挥,农民现种了高粱。开拍后,引来村民围观,能参演电影的村民格外令人羡慕。《红高粱》在1988年2月23日获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张艺谋首次执导电影 坚持来高密拍《红高粱》
高密市夏庄镇孙家口村,青纱桥横跨胶莱河,1938年发生过孙家口伏击战,石墩上至今留有弹痕,这一抗日游击队伏击日军的壮举被莫言写入小说,被张艺谋用影像凝固成银幕经典,孙家口伏击战从此名扬四海。
1986年3月,莫言的《红高粱》在《人民文学》第三期发表,引起轰动,也吸引了张艺谋。此时,电影《老井》正在拍摄中,主演张艺谋从山西赶到北京,与莫言协商小说《红高粱》的改编权问题,掏了800元的电影改编费,并商定由陈剑雨、朱伟、莫言三人将其改编成电影剧本。
张艺谋要当导演了。高粱是贯穿全片的主要场景,为了寻找理想的拍摄地,他跑了很多地方,莫言也曾建议他到东北拍摄,但张艺谋坚持在潍坊高密拍,而且得有大片的高粱地。可在当时,高粱不值钱,高密已很少有种植高粱的,更不用说成片的了。怎么办?张艺谋决定现种。
1987年春天,高密县文化局来了五个人,其中剃着小平头的是37岁的张艺谋,他们来联系种植高粱的事。高密县文化局立刻向县委宣传部说明情况,副部长尚希魁负责接待工作。尚希魁告诉剧组,农村现在已经大包干了,要想成片种植高粱,必须跟老百姓协商好,确保老百姓利益不受损失。最终双方以每亩地补偿300元的价格达成一致,60亩地当年春天种植高粱。种子、肥料由县里统一供应,乡镇领导坐阵指挥,老百姓知道种高粱是为了拍电影,干得格外来劲儿。
4月至7月,张艺谋数次往返山东,全是为了种地的事。7月下旬,张艺谋带着剧组进驻高密,住在县招待所。张艺谋来到高粱地看到,因为连日干旱,高粱发育不良长得不够高,他向县里提出要求,县里把肥料发到农民手中,紧急追肥。张艺谋心里着急啊,高粱长不好,一旦错过季节,这电影就“黄了”。他急得在高粱地里乱转,好在高粱喜水,一场雨下透了,一节一节往上蹿,张艺谋看到了满世界的“绿”。
村民围观电影拍摄 在峡山水库等地取景
孙家口村及附近村民听说要开始拍电影了,都很好奇,纷纷来看电影是怎么拍摄出来的,每到拍摄时,河边的高坡上总是站满村民。时值酷暑天,演员们还要穿厚棉袄,所以拍摄集中在上午。每天上午,一辆大解放车载着剧组人员到达孙家口村,车上还载着一台特大号的“吹风机”,“刮”得高粱时起时伏,发出哗啦哗啦声。
村民周会红的4分土豆地紧挨着高粱地,九儿骑着毛驴穿过高粱地时,就从他的地里过,他看着自家地被拍进电影很开心;拍摄接近尾声时,有一位老人被张艺谋请到桥边,牵着牛在桥上来回走,惹来乡亲的羡慕。尚希魁给剧组找了5名群众演员,而影片中“剥人皮”围观的群演是张艺谋自己从另一乡镇找来的,每名群演的劳务费5分钱。
电影《红高粱》在潍坊的外景地之一是青纱桥,拍摄了“抢我奶奶”“野合”“伏击战”等众多经典戏份;在高密泊子村种了50多亩高粱,拍了一场日本鬼子强迫村民“踩高粱”的戏份;在峡山水库,拍摄了“炸军车”“我奶奶死”等镜头。
张艺谋开始第五代导演生涯
《红高粱》拿下国内外大奖
《红高粱》是张艺谋的导演处女作,“至于这次当导演,我是头一回,心里的滋味跟头一回找对象差不多,但我有信心把这部片子拍好,拍得自由舒展,绚丽壮观,抓住观众。因莫言的原著小说已声名远扬,又有姜文、巩俐等的密切合作,一部片子的好坏,一半在于选演员,我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们的演员从素质到功力都不错,再加上我们有一个优秀的摄影师顾长卫,至于我……”张艺谋谦虚而低调,他正式开始了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创作生涯。
张艺谋第一次做导演,姜文崭露头角,巩俐还是中戏表演系二年级学生,莫言距离获诺贝尔文学奖还有20多年。一群年轻人,创造了奇迹。电影《红高粱》在1988年2月23日获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成为中国影史上第一次获得四大电影节奖项的撼世之作,更是首部获得此奖项的亚洲电影。随之而来拿下第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摄影奖、最佳音乐奖、最佳录音奖,第十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等十余个奖项。上映时更是观众如潮,当年,潍坊首次实行单片超收有奖办法,调动各影院的积极性,22家城市影院超额完成预定指标,首轮放映收入37万元。
潍坊民俗元素现独特魅力
《红高粱》搬上多剧种舞台
潍坊的民俗元素在影片中化作隐喻符号,张艺谋曾坦言:“没有潍坊这些活着的非遗,《红高粱》就只是一部彩色电影。”这种对地域文化的精准捕捉,让影片斩获金熊奖时,评委会主席古利尔莫·比拉基盛赞其为“土地长出的电影”。
电影《红高粱》的成功,催生了文学作品的创造性转化——2014年电视剧版《红高粱》开播;同年,由莫言编剧、周波导演的茂腔舞台剧《红高粱》在高密首演,在潍坊大剧院连演30场,场场爆满;2017年被拍成茂腔电影。舞剧、评剧《红高粱》舞台剧在不同地域演出。宁夏京剧团改编的现代京剧《红高粱》在2025年开始全国巡演,主演刘京凭借该剧荣获第33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
2018年,西安电影制片厂对《红高粱》的电影胶片及未公映素材进行逐帧修复并重新剪辑,将电影画面质量提高到2K高清,杜比全影声制作,利用先进影视修复技术帮助这部经典电影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从巩俐的粗瓷碗到刘京的水袖,从张艺谋的取景框到莫言的钢笔尖,潍坊的文化基因在高粱酒的醇香中代代相传。那些银幕上跃动的红色,早已不是简单的色彩,而是一个民族关于自由、尊严与抗争的永恒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