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牙齿经过数十年的咀嚼,其表面的釉质遭到极大磨损,原有的咬合面变得扁平,牙龈变得更加脆弱,易患龋齿、牙周病、牙齿过敏等多种口腔疾病。那么,老年人的口腔问题与哪些疾病相关?如何预防口腔问题?1月5日,潍坊泰皓口腔综合科医生王雅捷作出解答。
□本报记者 常方方
老年人易有哪些口腔问题
龋齿
龋齿会导致牙齿缺损,咀嚼功能减退,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导致营养不良;龋齿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侵犯牙髓,引起剧烈疼痛,引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严重的可能需要拔牙;还会导致牙齿变色,影响美观。
牙周炎
牙周炎会导致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甚至脱落,严重影响咀嚼功能;研究表明,牙周炎可能与心脏病、糖尿病和肺炎等疾病有关,甚至可能增加患癌风险;牙周炎还会导致牙周袋积聚细菌,产生臭味即常说的口臭,影响社交。
口腔干燥症
口腔干燥会导致口腔黏膜干燥和疼痛,影响吞咽,导致进食困难。唾液是口腔的天然防御屏障,口腔干燥会导致口腔细菌滋生,增加感染风险,如口腔溃疡和真菌感染等。
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会造成疼痛,影响进食,导致营养不良,还会导致情绪低落。
口腔癌
口腔癌是一种恶性肿瘤,不及时治疗会危及生命。口腔癌的治疗过程可能会造成疼痛、面畸形和言语障碍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除了以上常见口腔疾病外,老年人还可能出现其他口腔问题,如口腔黏膜疾病和颞下颌关节疾病等。
口腔问题与哪些疾病有关
心血管疾病
牙周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炎症是造成这两种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牙周炎症可能通过血液循环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进一步增加心脏病和脑卒中(中风)的风险。
糖尿病
口腔健康与糖尿病之间存在双向关系。一方面,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不良,容易引发牙周病和其他口腔问题;另一方面,严重的牙周病会影响血糖稳定,使糖尿病管理更加困难。
呼吸系统疾病
口腔内的细菌和病原体可通过吸入的方式进入下呼吸道,从而增加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会使人的骨骼变得脆弱,影响颌骨的健康,进而增加牙齿松动或脱落的风险。
认知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
研究表明,口腔健康状况不佳,尤其是严重的牙周病,可能与认知功能减退和患阿尔茨海默病有关。
营养不良
牙齿疼痛、牙齿缺失或假牙不适等口腔问题,可能导致老年患者进食困难,进而影响营养的摄取,引发或加剧营养不良。
慢性炎症和自身免疫疾病
牙周病与慢性炎症有关,而慢性炎症状态又与多种自身免疫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有关。研究显示,积极治疗牙周炎有助于改善某些自身免疫疾病的临床症状。
常见的口腔健康误区
一些老年人出现口腔疾病后,并没有立即去医院就诊,甚至还可能存在以下健康误区,导致疾病拖延。
误区1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牙齿会慢慢松动、掉落,所谓的“老掉牙”是很常见的事情。
误区2 日常口腔清洁只需漱口就可以,不必经常刷牙。
误区3 为保持牙齿的干净,要用力刷牙。
误区4 只要坚持刷牙就不必洗牙,洗牙会伤害牙齿。
误区5 咀嚼一些坚硬的食物能让牙齿变得更结实。
误区6 等牙齿都完全落完才能镶牙。
预防口腔疾病的措施有哪些
坚持刷牙好习惯
“老掉牙”并不是一条固定的规律,只要口腔里有牙齿,早、晚都要刷牙。
需要注意的是,假牙也需要每天彻底清洁,不管是种植牙齿还是固定假牙或是可移动假牙,都要进行清洗。如果牙齿上有食物残渣或细菌残留,需要及时清洁,可借助牙间隙刷或冲牙器进行清理。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避免进食对口腔软组织造成损伤的食物,如辛辣、含糖饮料、过烫、高糖食物以及碳酸饮料等。
戒烟、限酒
口腔癌和其他口腔健康问题都与吸烟和过量饮酒有关,戒烟和限制饮酒可以显著减小这些风险。
管理口干症
有口干症的老年人可以通过喝水、使用唾液替代品或刺激唾液分泌的糖果来缓解症状。
积极治疗牙周病
牙周病是造成缺牙的首要因素,口腔卫生不好就会出现牙菌斑,时间久了,牙齿就会出现炎症,牙槽骨的吸收能力变弱,导致牙齿松动甚至脱落。老年人出现口腔异味、牙龈红肿出血、牙齿松动、错位等症状,应尽快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并进行有效治疗,尽可能保存原生牙齿。
及时修复残缺牙齿
口腔内有不能保存的牙齿应该尽早拔除,比如残留的牙冠、牙根、松动厉害的牙齿,否则会对口腔健康造成不良后果,严重的还会导致系统性的感染。在拔除牙齿2个月-3个月后,需要对其进行修补以保持牙列的完整性,让口腔的基本功能恢复。修复牙齿的方式有固定修复、活动修复、种植修复三种。
关注口腔黏膜变化
老年人出现口腔黏膜病变需注意观察,如果溃疡超过两周未愈合,且口腔黏膜出现硬结、白色或红色的斑块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专业清洁
患口腔疾病的老年人,其发病率高、进展快、自我修复能力差。建议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可进行专业的牙齿清洁,有效去除牙石和难以自行清除的牙菌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