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版:光影记录

孩子的扁桃体 到底该不该切除

(2025年01月07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扁桃体属于人体的免疫器官,是抵御外界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但是,有些孩子的扁桃体总是反复发生严重感染,此时家长就有疑问:扁桃体到底需不需要切除?针对扁桃体的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潍坊市中医院西院区耳鼻咽喉科的专家。

本报记者 王路欣
    关于切除扁桃体的利与弊
  在医学领域,扁桃体切除手术作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一直备受关注。它既是解决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等问题的有效方式,也伴随着一系列需要考虑的利弊。对这个问题,目前国际上尚无完全一致的结论,但综合目前已发表的研究结果,比较趋向性的结论是:总体上认为扁桃体切除术后1个月内,患儿的免疫功能有一定的下降,但是3个月后一般又会逐渐恢复。
  事实上,对于一个反复感染的病变扁桃体来说,切除它并不会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但对于一个只是偶尔感染的扁桃体,切除它就显得有些可惜,毕竟还要承担相应的手术风险。
  所以,扁桃体是否需要切除,应结合患儿的具体情况,听取医生的专业建议,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关于手术的相关事宜
  扁桃体切除术可能出现哪些并发症?
  虽然扁桃体切除术是一个比较小的手术,但确实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
  出血 部分患儿术后会出现扁桃体出血,常在术后24小时内发生,有些患儿会在术后的第5天至第7天发生。这也是扁桃体切除术后再次入院急诊的最常见原因。
  疼痛 这是手术后常出现的症状。试想一下,平时舌头或口腔里长溃疡都会疼痛难忍,手术后,咽喉部就像长了两个大溃疡,其疼痛程度可想而知。
  此外,部分患儿会出现恶心、呕吐、咽干等症状,大部分症状能够自愈。
  如何应对手术后的不适症状?
  术后扁桃体创面24小时内会形成白膜,有的孩子会有咽部异物感,多喝水、多漱口有助于缓解不适症状,千万不要用力咳嗽,容易引起伤口出血。
  术区疼痛、唾液较多、痰中带血丝属于正常现象,实在难以忍受可在医生指导下给予布洛芬药物止痛。
  伤口愈合大约需要半个月,愈合期鼻咽部黏膜水肿,患儿会有打鼾、张口呼吸的情况,属于正常现象,家长不必担心。
  有的孩子术后一周内有反复发热症状,多数与水分补充不够有关,经医生诊断后也可给予布洛芬退热治疗。
  扁桃体切除手术后,部分患儿感到耳部疼痛,这是伤口疼痛引起的牵涉痛,待伤口恢复就会消失,一般不需要特别处理。
  扁桃体术后需注意什么事项?
  保持口腔卫生 由于疼痛而不敢吞咽口水,会造成口咽自洁能力下降,甚至口臭,应让患儿多喝温白开水。进食后要及时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小心进食 手术后3天内进食流质食物,如豆奶、牛奶等,温度以温、凉为宜;手术1周内,进食以半流质食物为主,同样要注意食物的温度;术后的第7天至14天,以软食为主,如面条、碎菜、碎肉等;14天后,手术创面的白膜基本脱落完毕,可恢复正常饮食。
  预防感染 若出现伤口疼痛加重、发热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如果出现出血的情况,及时吐出口中的血块,以免吞咽血液导致呕吐,情况严重时应到医院就诊;术后不要急着用热水淋浴、洗脸及泡脚;术后禁止用力咳嗽、大声喊叫以及剧烈运动等。
  练习发音 术后产生的瘢痕可能会引起声音轻微的改变,这是由于伤口疼痛导致舌体发音时舌根部位不活动,导致讲话声音含物样。建议手术24小时后适当发音,舌头要活动以配合发音,这样有利于防止瘢痕黏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