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版:光影记录

迟发性运动障碍 您了解吗

(2025年01月07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住城区的李先生精神异常30余年,近6年白天出现频繁口舌“咀嚼”动作,时有不自在的声音发出,李先生痛苦不堪。经问诊发现,李先生服用奥氮平30余年,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考虑是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迟发性运动障碍。什么是迟发性运动障碍?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的专家作出详细解答。
□本报记者 王路欣 通讯员 孙红立
  什么是迟发性运动障碍
  迟发性运动障碍是使用多巴胺受体阻滞剂相关药物引起的多动性运动障碍,临床表现为一系列异常的不自主运动,症状常在停用致病药物后仍然持续,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而服用抗精神病药的患者发生迟发性运动障碍的概率为25.3%,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发生率为41.4%。由此可见,迟发性运动障碍是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不可回避且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
  
  迟发性运动障碍有哪些危险因素
  年龄:年老者易于发生且不易恢复。
  性别:男性多于女性。
  躯体疾病:有脑部病变者易发生。
  文化程度:低文化程度者易发生。
  症状表现:迟发性运动障碍不是精神分裂症专属病症,但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年龄早且发生率高。
  服药特征:与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剂量和持续时间密切相关。有研究发现,服用抗精神病药5年后发生迟发性运动障碍的风险为32%,15年后为57%,25年后为68%。
  其他因素:有吸烟史、高住院频率的患者更易发生。
  
  迟发性运动障碍主要有哪些表现
  面部特征:表现为不自主、有节律的重复刻板运动。最早期的表现可能是舌震颤或流口水。老年人以口部运动最具特征性:不说话时口唇轻微地抖动或者舌在微张的口中来回抽动或左右运动。最常见的临床特征为口-舌-颊三联征,表现为口唇及舌重复、不可控制地运动,如吸吮、转舌、舔舌、咀嚼、噘嘴、鼓腮和转颈等,有时舌头不自主地突然伸出口外,此征被称为捕蝇舌征,严重时出现构音不清和吞咽障碍等。
  肢体特征:早期症状中,年轻患者多表现为肢体肌肉受累。可表现出四肢或躯干等肢体症状,如躯干或四肢的不自主摆动、无目的抽动、舞蹈指划样动作、手部搓丸性动作,坐位时下肢轻微抖动,足徐动或四肢躯干的扭转性运动等。
  其他特征:可出现其他部位肌肉的运动异常,如在突然停药后出现胃部不适、恶心和呕吐等。
  迟发性运动障碍会给患者带来很多不良后果,如舌咬伤、口腔黏膜糜烂、吞咽困难等,躯干四肢的不自主运动可能会导致患者体重减轻及骨折等。
  
  如何预防迟发性运动障碍
  应尽可能缓慢加药,尽量避免长期或大剂量应用抗精神病药。
  避免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精神病药的联合应用。
  尽量少用或不用抗帕金森症的药物。
  停用或更换抗精神病药时,应逐渐减量,而不要骤然停药。
  年老体弱或伴有脑器质性病变者,应给予最低剂量。
  非必要时不用或少用抗胆碱能药。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一旦出现症状应将抗精神病药减量或换用其他药,必要时停药。
  迟发性运动障碍是一种容易被忽视的重要的神经系统疾病,虽然有些学者认为其症状是不可逆的,但临床实践中发现,如能早期发现,并积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部分症状是可以缓解的。早发现、早治疗尤为重要,如果发现患者出现以上症状,请及时寻求专业人员帮助,避免症状进一步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