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版:光影记录

老年人有这些现象 可能得了疑心病

(2024年03月26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常生活中,一些老年人过分关注健康知识,有时候还会“对号入座”,怀疑自己得了某些病。有些老年人甚至多次到医院检查,虽然结果显示各项指标正常,他们却仍然认为自己有病。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患了疑心病。什么是疑心病?如何缓解?3月24日,记者采访了阳光融和医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李云峰。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常方方
引起疑心病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家住潍城区、今年76岁的王女士经常怀疑自己身体有各种问题。前段时间,王女士胃口不好,便怀疑自己得了胃病。到医院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后,确定胃部并无大碍,但是她还是认为自己胃部有疾病。于是,王女士又去了一家医院检查,结果同样被告知胃部没有任何问题,但她就是不相信医生的诊断。
  李云峰表示,王女士这种情况是患上了疑心病。疑心病是一种心理疾病,是“无病疑病”的一种不健康心理。有疑心病的人常常会怀疑这怀疑那。老年人年龄大了,视力和听力渐渐下降,听到的、看到的没有以前准确、清楚,所以容易多疑,患上疑心病。
  老年疑心病是以怀疑自己患病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神经性的人格障碍。从心理学角度来讲,疑心病是属于心理问题躯体化的一种表现,以对自身健康的过分关心和保持难以消除的成见为特点。
  李云峰表示,引起疑心病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过分关注自己的健康,男性患者常表现出强迫性的特点,女性患者中有癔症性格的人较多;二是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一些不负责任的医学杂志危言耸听,或个别医护人员轻率武断地议论判断,也可能引起或加重患者的疑心病;三是自身敏感、多疑的性格,疑心病患者的个性常常有自我、敏感、多疑的特点。这种性格的人容易进行自我暗示或条件联想,比如看见有人死于心肌梗塞,就对自身的轻微胸痛过分关注。

保持心理健康,积极配合治疗
  李云峰建议,老年人要加强自身修养,遇事泰然处之。预防疑心病,可从这些方面做起:有意识地培养乐观、豁达的个性。人在无所事事的时候容易胡思乱想,所以要合理地安排生活,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对于外界的一些负面信息,不必焦急、烦躁,时刻保持平静的情绪,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提高应变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环境,给自己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保持健康的心态。
  需要注意的是,严重的疑心病病程一般迁延较久,需要系统的心理治疗,同时配合必要的药物治疗。适当关注健康是一种正常、必要的心态,这样能尽早捕捉疾病信号,但过度关注就会对躯体变化非常敏感,甚至把正常反应当成病态的表现,进而杯弓蛇影。有研究表明,当心理暗示全部指向负面时,人就会将自己圈进一个焦虑、恐惧的状态中,各种疾病就容易乘虚而入,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也都会受到影响。
  李云峰提醒,对于有疑心病的老年人,子女应当多照顾他们的情绪。平时与患者交流时,多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如果有一时半会解释不清楚的事,千万不要和患者“硬碰硬”,可以试着让他们做一些别的事情;多听患者倾诉,如果子女不能长时间陪伴在左右,他们可能会产生多疑情绪,不妨多抽出点时间陪陪他们,多和他们聊聊天,让他们多倾诉,疑心病的症状就会慢慢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