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宋玉璐
陕西省绥德县一网络女主播“张美丽”,因在直播和短视频中辱骂母亲等出格行为在网络上快速走红。走红后,“张美丽”以绥德代言人自居,不仅吃“霸王餐”,还乘坐交通工具不给钱、强行打广告、随意辱骂他人,寻衅滋事。后来,不少主播争相模仿其低俗行为,还有主播为蹭流量专门到其直播间找茬挨骂,借此引流带货。经过警方调查取证,依法对“张美丽”进行了批捕封号。 (据央视新闻)
根据警方提供的资料显示,“张美丽”最初只是发一些生活日常短视频,并没有多少粉丝。然而,就在2022年,她发布了一条呵斥自己母亲的短视频后,播放量大涨,“张美丽”便觉得掌握了“流量密码”,开始想方设法维持热度,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首先是与网友的骂战,不少网友对她辱骂母亲的行为提出质疑,她便借此对网友进行言语攻击、辱骂。
流量积累后,“张美丽”又迅速转战直播带货,日常也借直播推广之名,吃“霸王餐”、乘坐交通工具不给钱等,妄图处处享受特权,这种行为甚至还引发了许多网络主播竞相效仿,严重污染了社会风气。
此次“张美丽”被批捕封号,无疑是给所有想吃“流量”这碗饭的主播们敲响了警钟,博流量一定要守住法律底线,切勿沉溺于流量光环里,以身试法,走上一条不归路。
法律是最后的一道防线,通过“张美丽”事件我们也应该反思,为何这种低俗主播能摇身一变成为所谓的网红?因为“黑流量”也是流量,这种利用网民审丑、猎奇心理拍摄的低俗视频也能带来热度。对此,除了要加大打击力度之外,各大直播、短视频平台不能不引起重视,必须进一步加大审核力度,从源头上切断该类视频、直播的传播,让该类主播没有生存空间。
另一方面,作为一名普通网民,我们在刷到该类直播、视频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点进去增加热度,而要举报、反馈给平台,共同维护好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只有这样,才能让“张美丽”们真正明白:这样的“出圈”方式真的很危险,也一点都不美。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恶俗不能成为网红符号。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守住底线,为自身言行负责,在纷繁复杂的互联网世界中切勿被流量裹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