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慢性肾脏病患者为降低血磷,服用了碳酸镧3天后,腹部CT显示胃内及肠管内出现高密度影。后来才知道,患者未遵循医嘱,药片未经咀嚼直接吞服,这才导致虚惊一场。那么,这碳酸镧让嚼就得嚼,到底是为什么呢?对此,记者咨询了潍坊市人民医院临床药学科医生周秀丽。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路欣 通讯员 王娜
碳酸镧是啥
碳酸镧是新一代不含钙铝的磷结合剂,在体内与磷有高度的亲和力,可特异性吸附食物中的磷,作用迅速,从而降低血磷水平。
碳酸镧是怎么起效的
当口服碳酸镧之后,镧离子在胃内酸性环境中会被释放,与食物中的磷结合,形成了不溶性的磷酸镧,通过粪便排出体外,降低胃肠道对磷的吸收,从而降低血清中的磷酸根浓度。
碳酸镧是一个个单独的小分子和磷酸盐产生化学反应,所以当碳酸镧被咀嚼咬碎了,可增强一个个小分子与磷酸根结合的能力,增加疗效。
碳酸镧可以直接吞服吗
碳酸镧药片未咀嚼或咀嚼不完全,可能会引发胃肠道相关疾病,如严重胃肠道梗阻、肠梗阻、肠下段梗阻、胃肠道穿孔及粪便嵌塞等。为避免以上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吞咽前请充分咀嚼或碾碎药片,请勿吞咽完整药片。咀嚼片剂有困难的患者,可将药片完全碾碎后服用,或考虑使用口服散剂。
服药时还要注意什么
使用碳酸镧的患者行腹部X线检查时,可出现典型的不透光的显像剂影像,不过不用担心,这是碳酸镧正在结合磷,还没完全排出体外。此外,要与餐同服或餐后马上服用,这样才能发挥最大作用。不要忘记定期监测血磷,低磷血症的患者禁用。服用后可能会导致头晕或眩晕,可能影响驾驶和机械操作能力。
服药后两小时内,避免使用环丙沙星、四环素、羟氯喹、左甲状腺素钠等药物,碳酸镧可降低以上药物的吸收或生物利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