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版:光影记录

银杏果到底能不能吃?

(2023年11月21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路欣 通讯员 杨舸
  银杏是我市常见的绿化树种,在城区人行道边、公园或广场都能见到,天气转凉,挂在枝头的银杏果也成熟了,经常会有路人捡拾地上的落果。那么,银杏果到底能不能吃?有什么药用价值?对此,记者采访了潍坊市人民医院药剂科的高欣。
  高欣表示,银杏果作为中药始载于元代吴瑞的《日用本草》中。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银杏核仁,味甘、苦,性平,涩,有小毒。生吃引疳解酒,降痰,消毒杀虫,熟后吃益人,温肺益气,定喘嗽,缩小便,止白浊。”《本草便读》也有其“上敛肺金除咳逆,下行湿浊化痰涎”的记载……银杏果具有敛肺定喘、止带缩尿的功效。用于因风寒感冒、肺热燥咳或肺肾两虚引起的喘咳痰多,以及湿热下注或肾虚不固导致的遗尿、尿频、泄泻、便血、失禁、妇女带下等。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银杏果在防治心脑血管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上有一定疗效,如高血压、冠心病、脑供血不足、退行性痴呆等。在抗肿瘤、调节机体物质代谢、调节机体免疫能力、抗衰老等方面也有一定作用。
  然而,银杏果在食用时也要注意:适量食用。银杏果是一种中药材,不适合当干果类零食吃,应尽量少食,每次食用控制在10颗以内;不宜生食。银杏果中含有氰化物、银杏毒、白果素等有毒物质,生银杏果的毒性比熟银杏果的毒性更强。生银杏果的绿色胚芽毒性最大,肉质种皮的毒性次之。然而,这些成分能溶于水,加热易被破坏。因此,中药银杏果在炮制加工过程中,要除去肉质外种皮、胚芽,洗净、稍蒸或略煮后烘干,方可入药;易过敏体质者慎吃。银杏果中含有一定的毒性成分和易致敏成分,易过敏体质的人群食用银杏果后会诱发过敏反应;儿童及孕妇不宜吃。银杏果中含有毒性成分,儿童消化功能和肝脏代谢功能都比较弱,食用后易中毒。孕妇体质特殊,生食或过多食用银杏果可能会引起腹泻,或者使胎儿神经受到毒害,影响孕妇和胎儿的健康;与其他药物的配伍禁忌。银杏果不能与西药麻醉剂、镇静止咳剂等同用,以免引起严重的呼吸中枢抑制。
  高欣提醒,银杏果要在药师的指导下食用。此外要谨慎采摘。采收银杏果时,若皮肤直接接触到银杏果的汁液,通过皮肤渗透进入人体,引发的过敏反应可累及全身器官和组织。若要采食,搓揉外皮时应戴上护目镜和塑胶手套,避免对眼睛和皮肤造成伤害。食用银杏果中毒后的主要表现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呼吸困难等,一旦出现这些情况,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