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版:光影记录

向善向美向好 小村变了样

(2023年11月21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杰
  笔直的街巷干净整洁、文化广场设施完备、立体彩绘墙画栩栩如生、农家小院恬静自然……11月20日上午,记者走进坊子区坊安街道东王松一村,随着坊子区潍安路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一道道亮丽的乡村美景呈现在眼前。
  “我们村环境越来越美,还设有助老食堂,也不用担心吃饭问题了。”72岁的村民许夕发指着村内整洁的街巷,不时竖起大拇指。
  这几年,东王松一村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告别了过去的“脏乱差”。同时,依据乡村特色建设文化广场,以文化墙的形式宣传村规民约、文明礼仪、民族团结、家风家教等,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更激发了村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动力。
  漫步在东王松一村,几处古民居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村里的古民居多建于清代中晚期及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现保存十余座,均为一层、二层砖木结构房屋,硬山顶抬梁式结构。建筑本体保存大量砖雕,内容丰富,雕刻精美,展示了精心的设计与精美的手艺。”东王松一村党支部书记许峰介绍,这些古民居较完整地反映了当地的传统风貌和特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建筑艺术价值和较高的传统村落研究价值。
  另外,东王松一村还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发展工程和增进民生福祉的民心工程,坚持“抓重点、破难点、创亮点”,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村庄规划“五个手指”紧握成拳,全面提升乡村“颜值”和“气质”。“我们以建设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用得到的农村基础设施为基础,统筹推进供水、污水、强电、弱电、燃气、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人居环境,让村民们生活得更好。”许峰说。
  洗碗刷锅、打扫卫生、整理房间……当天中午11时,网格员许怀远来到69岁的独居老人许怀正家中,为其送去新鲜的蔬菜。村里的网格员不定期上门了解老年人特别是独居老人需求,同时针对老人诉求提供个性化精准服务,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实际困难,以实际行动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
  近年来,东王松一村以党建为引领,创新人居环境治理长效机制为契机,通过党员带头包片、制定村规民约、挖掘弘扬家风家训、倡导移风易俗等形式,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引导百姓向善、向美、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