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版:公益广告

16版:光影记录

小小村史馆 留住乡愁乡情

(2023年11月16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杰
  近年来,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经济区北城街道将建好村史馆作为文化阵地建设的重头戏。在西贾庄村,小小村史馆生动记录了该村的发展变迁史,留住了乡愁乡情。
  11月15日上午,记者走进西贾庄村村史馆,木犁、木耙、煤油灯、蓑衣、斗笠……一件件老物件承载着岁月沧桑和时代记忆;墙壁展板上,村情介绍、村子历史变革、大事记的资料和图片,记录着西贾庄村的发展史。
  “我们这些老物件,很多是村民无偿捐赠的,村民有时间就会来村史馆看看,回忆过去的岁月,留住浓浓乡愁。”该村村委会工作人员李彬说,他们村的村史馆展厅面积220平方米,分为溯源追忆厅、余音回响厅、往日西贾厅、党建引领厅四个展厅。
  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西贾庄村村民生活有了较大改善,乡愁逐渐成了广大村民的共同牵挂。如何留住村民心中的乡愁记忆?2021年,北城街道以党建为引领,高标准规划,精心打造了西贾庄村村史馆,通过充分挖掘整合历史资源,让乡村记忆源远流长。
  为深挖村庄厚重的文化底蕴,西贾庄村村委会工作人员入户走访,到博物馆、图书馆查阅关于本村的历史资料。同时,工作人员向村民公开征集建设村史馆所需要的本村民俗文化、传统工艺、历史故事等方面的展品,大大丰富了村史馆的展览内容。
  “村史馆的主要作用是为了记录乡村的历史变迁,勾起人们的美好记忆。另外,村史馆建设不是一次性工程,后期我们要做好内容更新和维护工作,定期在村史馆举办相关活动,引导干部群众在忆苦思甜中奋发有为,让村史馆真正起到延续乡村文脉、保护乡村文化形态、促进乡村文化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作为村史馆从规划到建成的见证者,北城街道工作人员刘子栋感触颇深。
  “村史馆建好后,我没事就来转转。看着家乡的发展历程,我感到非常自豪与骄傲。如今,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我们的幸福指数倍增。”该村70岁的庄秀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