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和
时间,先于诞生时间这个词语之前存在
浩浩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我们这些,自恃清高以为人定胜天的人类,在时间面前
到头来,不过是沧海一粟几粒尘埃
你天赋异禀居功至伟,还是你生性愚钝做人凡凡,大都
在还没有活明白活出个样子来的时候
已成为时间刻度计上的终结者
阅读,丈量着我们不忘初心的里程
世界太大太古老了,而我们
一个个年纪轻轻的还不敢言老
在不惑之年天命之年,还经常
遇见好多懵懵懂懂不甚明白的事
这时你拾起久违的阅读,或多或少
都能从书中读到直接或者间接答案
读书,书也在读你
书中自有黄金屋,自有颜如玉
古人还说过手不释卷,大致如此
一只手里柴米油盐,一只手
有诗与远方,我们念念不忘的
读一次就有一次的认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源于
某年小学课上语文老师说的警句,渐渐
成为我们长大后的方向
以梦为马,我们先从读对一本书开始
以书做梯,一点点垒高筑梦高度
而阅读更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
丈量着我们不忘初心的里程
十月初一,老家的这棵梧桐树,
那些梧桐叶
这棵梧桐树,长在老家院子里
夏日枝繁叶茂,童童如车盖
一天天的,陪伴窗外季节,陪伴
我的至亲爷娘
还有每天在树荫下摔扑克的老少爷们
十月初一照例天高云淡,这些天来
蓝天持续性蔚蓝
我回家看见梧桐树。它还是它
较之以往多了与蓝天比肩
还有不覆昨日的密密匝匝
在老家看乡情,看秋来暑往
是件挺轻松的事
不容易的事是,蓝天在高空,大雁正南行
秋之脚步任谁都阻挡不住
梧桐叶似乎受到了大地召唤
一枚,一枚地向下坠落
没有风。吧嗒吧嗒,声音很响
我听得分明。以大地为纸,自己为墨
纷纷坠落绿意,写照今世的风华
一任阶前梧叶已扪了秋声
此地甚好,于此作个别
与曾经血脉相连的大树,浓荫里
小憩嬉闹过的那些灰喜鹊麻雀知名不知名的鸟
此时恰是暮秋暖阳
阳光清淡,照见一切无声有声
树上树下的,梧桐叶俯仰于大地,静待
来日有几场风雨,把夙愿敲打成现实——
化作春泥融入于大地
乡愁
乡愁是村口,
是夕阳西下,牧童牛背
是农家汉子荷锄归,又见炊烟起
乡愁是老歌,
是春光美,在那遥远的小山村
是我热恋的故乡,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乡愁是古诗,
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乡愁是思念,
是少小离家,床前明月
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千里共婵娟
哦,乡愁还是长大,是走出家门
是人在他乡,偶尔把酒对月
乡愁还是过年,是春运路上
是从远方到故乡的梦想,缩短拉长
乡愁还是岁月轮回,刹那之间
是夏荷秋月冬雪春阳,曾经过往
年少时懵懂经历的
中年里,我们在含饴弄孙中回望
身边这些看得见看不见的事和物,无不如
人生紧要处的抉择,历历在目指缝流光皆是序章
人生的趣味,恰在刚刚好
你不问,我说与不说
我问了,你说与不说
彼此懂得
某个时间,某个地点
遇见,或熟视无睹某人
有话说出来,有的不说
有时想和做,有时不想和不做更好
岁月如流到过去现在,将来未来
活着需要智慧,难得的却是糊涂
而人生的趣味,恰在刚刚好
于白天黑夜得到失去之间
听海
伫立海边听海,我已经不是我,而是
海水潮起潮落,向前向后翻转腾挪逶迤随波
而是岛礁上壁立千仞惊涛拍岸,鸥鸟翔集卷起的千堆雪
而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海秋水之渺渺,一轮圆月之皎皎恰逢满船起相思的人念念不忘,之此岸彼岸于月上星河
冬至
寒冷聚集于此已经很久了。很显然,
在北方,在我的家乡山东半岛,
这个四季分明之地不疾不缓正被光阴梳理着。而此时,
这个季节属于冬天,并长成了眼见所见,冬天该有的样子。
于人们的心中,冬至,
显而易见,更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冬雪雪冬小大寒,前三字所代指的,
立冬小雪大雪只是序曲,所以,
代表冬天真正到来的还是位居正中的冬至日。
地理课本上说,这天太阳照在南回归线上,还有,
这天在北方,白天最短黑夜最长。
而在此之前的几日,天气往往伴着气温骤降,寒风凛冽,
好像在故意提醒人们:冬至我来了,
一九二九不出手。数九的日子也在这天,
从楼下小孩子童趣十足的数九歌声中,悄然开始。
因为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昨天已逝,曾经拥有的一些美好
留在过去,记忆跟随着时光继续前行
“期待明天”——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但当明天真正到来的时候,却发现
它没有想象中的那般美好,甚至
还恰恰相反,所以我们
心怀一颗平常心感恩心过好今天,充实好每一天
(其他的交付给天意)
因为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回想
当想到思念
思念早已跨越千山万水
向着一切事物的美好疾驰
一念生,一念起,脚不能至的地方
近处由目光,远处或者更远处让心神前往
我们多年的必有回想转瞬抵达
悟
人到中年,我们内心处不管承不承认服不服老,
反正已过了任性的年纪。
说什么话之前先掂量下,做什么事也学会了悠着点儿,
量力而行随缘而为。挟裹在行色匆匆人流里,
渴望的不再是,昨日之心愿飞得多高走得多远。
我们渐渐气定神闲,由着自己的心,
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去。沿途中还时不时停下来,
只为了欣赏路上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