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12版:公益广告

15版:寻味潍坊

16版:光影记录

T01版:玉兔迎春过大年

T05版:艺文

T07版:关注

T18版:翰墨

T19版:翰墨

T22版:关注

T24版:关注

求真务实谋发展 开拓奋进谱新篇

——山东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2022年工作亮点回眸

(2023年01月17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2022年以来,山东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省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在青州市委市政府和市教体局、人社局的正确领导下,以创建高水平中职学校、技师学院为工作重点,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坚持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办人民满意的高质量职业教育,各项工作亮点纷呈。

★突出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
  学校党委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以围绕中心抓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强化党建引领,以前瞻的视角学先进、找差距,提升党员素质,凝聚发展合力。在全校上下不断持续深化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学校依托“基层组织建设攻坚年”全力打造标准化规范化过硬支部,教学一支部、行政支部被评为市2022年度“五星级党支部”。

★围绕重点项目,狠抓内涵提升★
  学校围绕高水平中职学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以及技师学院创办重点项目目标,抓好教学常规和专业建设工作。2022年学校先后获得省级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2门,牵头制定省级专业教学标准1门、参与省级专业教学标准1门,获得潍坊市高水平特色专业1个、潍坊市特色品牌专业1个、潍坊市校企一体化合作项目1个。学校在“才聚鸢都·技能兴潍”第三届潍坊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数控车工技能竞赛中,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在潍坊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工业产品设计与创客实践”和“智能家居安装与维修”获潍坊市二等奖。学校注重教研成果的培育,着力开展“三链融合人才培养体系”成果培育转化,以“三链”融合为课题的省级教改项目推送至山东省教育厅。职教高考教学教研稳步推进,高三年级高考报名1518人,其中46人被本科高等院校录取,395人被专科高等院校录取,289人通过3+2转段考试升入高职进一步深造,总升学人数760人,占毕业生数比例78%。

★建设师资队伍,创新教学团队★
  坚持“引进与培养结合,专职与兼职结合,梯队结构合理,注重整体素质,考虑持续发展”的原则,以中青年专业骨干教师建设为重点,以“教学质量提升”为抓手,开展集体备课、集中教研、公开课、录像课、优秀教师评选等活动,有效提升日常课堂的教学效果;开展青蓝工程、教坛新秀评选等活动,实施“五步四维三阶”培养模式,促进青年教师更快成长;通过校企互聘,不断完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队伍结构,双师型教师占比达80%;开展教师创新团队建设工作,组建16支校级教学创新团队,其中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创新团队成功入选山东省级教学创新团队。

★创新育人模式,提升育人质量★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创新“三全四维三规一评价”为核心的育人模式,实施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和教职工三级参与的全员育人导师包靠制度,强调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将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自我教育四个维度整合形成教育合力,以生活军事化管理为基调,加强学生“学规则,守规矩,讲规范”的三规教育,对学生成长进行全过程化评价。通过特色化教育模式,达到了“让校园更有秩序,让学生更有素养”的育人管理目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认可度全面提升,2022年招收新生3256人,创历年新高。

★强化立德树人,落实课程思政★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按照“全面发动、示范引领、全员覆盖”的建设思路,实施“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方法”三个层面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推动所有课程肩负起立德树人的重要职责,所有教师承担起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的神圣使命。2022年度课程思政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学校通过与智慧树合作课程思政建设项目,积极开展思政教育“金课”和“课程思政”精品课建设工作,获批山东省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同城一堂思政课》等三门课程被评为山东省社区教育优秀课程资源。

★传承非遗文化,打造多彩德育★
  2022年1月学校被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批复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实践基地。作为非遗传承教育实践基地,学校多彩德育活动特色独具,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传统文化在这里传承发扬,为师生提供了拓展才艺的广阔学习空间。学校蹴球队代表潍坊参加第十一届山东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荣获蹴球赛项二等奖。通过探索“非遗德育”新模式,不仅丰富了学校德育内容,为学校德育教育注入了活力,同时也让师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文化熏陶,慧心启德,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推进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
  积极探索校企一体化合作新模式,打造以装备制造产业为代表的产教融合新格局,形成了以行业联盟为特色的“共建、共育、共享、共赢”校企命运共同体。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与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积极探索创新“六三五”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新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在潍坊市教育局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专项会议上做汇报推广。学校与山东东虹光原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满足了200名学生生产性实习实训。学校将广州数控企业生产项目引企入校,选派学生和教师进行实践学习和训练,提高师生专业技能水平,促进双师型教师培养。

★构建服务平台,助力区域经济★
  2022年学校培训服务规模和效益再创新高。积极开拓多元化、多层次职业及学历提升教育,完成开放教育本专科培训1000余人,潍坊市农村和城市社区“两委”专科学历教育培训1284人,国家及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就业培训、技能提升培训、特殊工种从业人员培训等6000人次以上。为山东科技职业学院、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等职业院校举办教师专业技能提升系列培训,共计478人。建设山东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青州高级技工学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平台,年度累计学习人数为36338人次。通过打造立体式、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有效提升了社会服务能力,助推本地区域经济发展。2022年1月,学校技能鉴定考试中心被潍坊市人事考试和劳动能力鉴定中心认定为社会培训评价组织,2022年6月学校被评为“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职业院校”。

★完善基础设施,创建绿色校园★
  进一步扩大校园绿化面积,开垦荒地1500平方米,种植10种中草药,建设中草药实践基地;闲置荒地绿化投资种植银杏树、花草及铺装绿化道路;加强对校园已有花木、草坪的管理,抓好浇水、施肥、修剪、除草、除虫关键环节,巩固已有的绿化成果。完成了学校东校区教师周转房建设改造项目。2022年12月,学校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山东省绿色学校”。

★加强风险管控,构建平安校园★
  构建“校园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筑牢校园安全管理根基。学校实行网格化安全管理,责任到人,分工明确。通过层层签订责任书,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覆盖全员、齐抓共管,落实安全主体责任。系统推进校园安全综合治理,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细化校园安全隐患排查,落实校园日常安全管理,积极开展平安校园活动,为师生安全保驾护航。
  2022年满载收获,2023年开启新征程。回望耕耘路,展望新征程,学校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开创青州市现代职业教育的崭新篇章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