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12版:公益广告

15版:寻味潍坊

16版:光影记录

T01版:玉兔迎春过大年

T05版:艺文

T07版:关注

T18版:翰墨

T19版:翰墨

T22版:关注

T24版:关注

1月3日召开的青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

加快建设生态、活力、精致、富裕的现代化美丽青州
奋力谱写千年古城新崛起的新篇章

(2023年01月17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1月3日,青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青州市委书记宋伟伟出席并发表了讲话。会议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省委和潍坊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总结工作分析形势,安排2023年经济工作,重点做到八个着力,加快建设生态、活力、精致、富裕的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青州,奋力谱写千年古城新崛起的新篇章。
  会议指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实现崛起的重要一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总的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省委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加快建设生态、活力、精致、富裕的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青州,奋力谱写千年古城新崛起的新篇章。
  会议要求,抓好经济发展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要紧盯经济发展不动摇,凝心聚力抓经济、持之以恒抓经济,确保经济运行整体好转,重点做到八个着力。要着力做好“优”“扩”两篇文章。坚持“优存量”“扩增量”两篇文章一起做,加快建设具有青州特色、竞争力更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继续实施“百企技改、百企转型”,打造一批现代化“智能工厂”;叫响“青州味道”预制菜品牌;要培强做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智慧航空航天等地标性新产业。坚定落实新经济新产业“双招双引”突破年部署;要构建优良产业生态,做大龙头,落实亩产效益差别化政策,绘制好产业链“图谱”,提高龙头企业地配率;做优骨干,实施优质企业梯次培育行动,充实完善“专精特新”“瞪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库,引导企业向细分市场领军企业迈进;要做强品牌,积极争创山东省质量强县。
  要着力实现金融赋能“三个突破”,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互惠共赢。要实现金融产业规模新突破;要实现金融产品服务新突破,鼓励银行机构加大信贷投放,真正让有需求、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得到“真金白银”的支持。要强化金融改革创新,探索建立金融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引导金融机构结合产业实际推出更多金融产品;要实现金融资本运作新突破。
  要着力激发科技创新第一动力,把创新驱动摆在更加重要位置,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入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育苗造林工程和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用好税收优惠等支持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要提升创新平台能级;要提升高端人才供给,深入开展“商会组织建设年”活动。
  要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在恢复扩大消费上攻坚发力,落实“山东消费提振年”行动部署;要在再造优势产业“新优势”上攻坚发力,立足文化旅游、现代花卉、医养健康、商贸物流、中医药五大特色产业优势,进一步叫响青州特色品牌;要在扩大项目投资上攻坚发力;要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攻坚发力,突出抓好“无证明城市”建设;要在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上攻坚发力。
  要着力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坚持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同步推进,主动融入开放战略,深度参与一带一路等国家、省区域发展战略,主动谋求发展新机遇。要搭建对外开放平台,用好展会节会平台,加快跨境电商产业园、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要加强对外开放合作,深入开展“外资大项目落地攻坚年”。
  要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推动农业农村大发展。要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守好耕地保护红线,突出抓好品牌农业、数字农业,大力实施品牌强农行动,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加快推动农业从种植养殖、精深加工到消费流通各个环节数字化发展,做大本土农业电商平台;要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持续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统筹抓好农村厕所革命等重点工作,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形象,更好地服务群众;要扎实推进农民共同富裕,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扎实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抓好扶贫项目建设和运维管护,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推广“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稳妥推进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千方百计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要着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创新实施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不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高质量推进“就业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要不遗余力发展民生事业,实施办学条件“提质扩优”和乡村教育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大力发展养老事业,突出抓好“助老食堂”建设;要坚定不移建设精致城市,以打造“全域公园城市”为目标,真正“更新”出青州的新颜值、新气象、新风貌;要下足绣花功夫管好城市,加快智慧社区、智慧交通、智慧物业等应用平台建设,扎实开展市容乱象专项治理,全面提升环卫保洁标准,争创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
  要着力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深刻领会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要要求,坚决守好“一排底线”,为发展营造最优环境。要全力抓好疫情防控,扎牢抓实企业生产安全。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坚决抓好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圆满完成“四减四增”三年行动任务,争创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启动国家级创建行动。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王青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