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出行,已经成为不少家庭的优先选择。
“这个机会非常难得,应该出去走走,看看辽阔的山川湖海,感受不同地方的生活方式,这是一种很好的能量汲取。”浙江省杭州高新实验学校八年级班主任于利建认为,“行万里路”的形式可以多样,“去看看东北老工业区的变迁,体验新疆牧民的日常……真正理解祖国的辽阔与丰富”。
不过,旅行未必非要远行。它可以是穿越名山大川,也可以是在乡村小路上漫步,或去山间体验一次骑行。旅行不仅是空间的移动,更意味着情感的流动与视野的开阔。
“没去过的地方都是远方,没有体验过的生活都可能是诗。很多同学生长在城市,可能都不知道乡村的模样。哪怕只是去附近的小镇村庄,观察当地人的生活节奏,这种‘慢下来’的体验,也能让浮躁的心沉静。”于利建说,初中生的世界有时过于单薄,容易被电子产品和卷面分数束缚,“重要的是走出四方天地,放松紧绷的神经,在行走中获得滋养”。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观察力和好奇心正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任何新鲜的事物都是他们学习的素材。
浙江省杭州市江晖小学二年级年级组长吴瑜璐补充道:“小朋友对很多事情都充满新鲜感,哪怕是和家长一起去菜场买菜、超市购物,对他们来说,也是一次生动的‘行万里路’。‘行万里路’的本质是见闻,而不是里程。”
“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每个孩子的兴趣点也不一样。”吴瑜璐直言,“假期规划应该是量身定制,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和家庭实际情况,做好规划,引导孩子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回忆。”
在于利建看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应该培养一些兴趣爱好来获得一些信念的支撑,比如有的孩子喜欢手办、手账,这些都是能量的来源,可以让他们在负面情绪中找到慰藉、缓解愤懑。
“假期就是寻找这颗‘种子’的时间,引导得好,能够成为很好的成长促进剂。”于利建带过很多届学生,见证过把兴趣发展成职业的成功例子,“曾经有同学很喜欢航空模型,爸妈经常带着他去看航展,那时候孩子的成绩算不上拔尖,但兴趣的种子已经埋下,后来他真的去学了开飞机”。
据《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