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版:光影记录

09版:“老一团”抗战实录

10版:“老一团”抗战实录

11版:“老一团”抗战实录

12版:“老一团”抗战实录

13版:“老一团”抗战实录

14版:“老一团”抗战实录

15版:“老一团”抗战实录

16版:“老一团”抗战实录

再次改编拔除扫荡据点

(2025年08月15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1940年秋,第一旅团级干部在沂蒙抗日根据地合影。
  周赤萍
  为了集中兵力,山东纵队再度调整,山纵各支队编为四个旅,李福泽为第一旅第一团团长。一团奉命返回沂蒙中心根据地,阻敌大柏山,拔除日军大“扫荡”的据点,进一步经受血与火的考验。
八人因“肃托”致死
李福泽及时反映

  五井之战后,山纵一支队按照纵队部署,立足临朐发动群众,帮助成立了工人救国会、农民救国会、青年救国会、妇女救国会和自卫团。在动员参军、保障军需、抢救伤员、毁敌道路、捉拿汉奸、传递情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临朐真正成为巩固的后方基地。
  正当山纵一支队大力发展时,受“肃托”事件冲击,领导潍北蔡家栏子起义、担任过七支队队长的王培汉、高崖民主人士秦伯兰等8人最先因支队保卫科科长王寅轩主导的“肃托”致死。后不断扩大,前后死亡多达32人。
  眼看部队被推到极其不利的局面,李福泽焦虑不安。他找到山纵一支队政委周赤萍,谈出顾虑:“我们一支队是寿光、潍北、昌邑一带的子弟兵,大部分干部战士都有亲属关系,如果继续扩大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看到周赤萍沉默,李福泽又说:“据我所知,司政机关先被杀的这8个人,过去彼此都根本不熟悉,是从安丘到临朐以后才认识的,怎么会发展成‘托派’组织呢?特别是王培汉,是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党员,1938年鹿省三特意调他到潍北领导起义,一直在七支队,什么时候参加的‘托派’?还有那个侦察科的参谋,一个大字不识的,只是在旧军队干过,参加一支队以后,作战勇敢,他为什么要当‘托派’?真是不理解。”
  李福泽严肃地向周赤萍提出,对营连干部无论如何不能动,因为营连干部与战士联系密切,如果作为“托派”来肃清,部队的稳定会不堪设想。
  周赤萍接受了这个意见,一方面把营连干部的案件扣下,一方面向山东纵队报告山纵一支队“肃托”发生的情况。逐级反映后,上级很快发电果断予以制止,错捕的怀疑对象全部获释。
编成旅团建制 集中兵力打歼灭战
  1940年,国民党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沈鸿烈纠合秦启荣、吴化文等万余人夹击鲁中及莱东抗日根据地。
  山东纵队组织山纵一支队、二支队、四支队自卫反击,一举将敌人击溃,同时也恢复了莱东根据地,重占鲁村。
  但为了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统领山东各部队的115师政委罗荣桓要求山东纵队在徐向前整军基础上再度调整,促使山东纵队正规化。于是山纵各支队编为四个旅,山纵一、四两支队编为第一旅,原山纵一支队司令马保三调任山东参议员,第一旅旅长由山东纵队副指挥王建安兼任,周赤萍任政委,廖容标任副旅长,钱钧任参谋长。李福泽为第一旅第一团团长。
  第四期整军刚刚结束,日寇集中了莱芜、新泰、博山、蒙阴的守备部队14000多人,对沂蒙中心根据地展开了大“扫荡”。鬼子来势汹汹,对根据地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杀光、烧光、抢光”三光政策,村村浓烟滚滚,处处烈火熊熊,吞噬着根据地群众的生命和财物。一旅所属部队灵活机动,转移至外线作战。
大柏山阻击敌人援兵
拿下日寇据点青驼寺

  日寇侵占了刚举行过山东各界联合大会的青驼镇,成为插在根据地中心的钉子。一团奉命返回根据地,发起对青驼寺的总攻。据点里驻有日军一个小队和300余伪军,深沟高墙,工事坚固。旅长王建安决定留一个营由王文轩带领,配合兄弟部队围攻青驼寺,由李福泽团长带两个营在大柏山阻击敌人援兵。
  赶到大柏山下,李福泽卧在一处斜坡上,瞪着一双充血的眼睛,对身旁的一营营长说:“敌人‘扫荡’刚刚过去,大批敌人返回了大城市及铁路沿线、临沂、费县等地,能调动的兵力有限,时间也对其不利,来增援的敌人不会很多,打得好可以吃掉他一部分,要坚决地打!”
  “放心吧,团长!”一营营长把胸脯一拍,“决不让一个鬼子从这里过去!”
  上午10时,从临沂来增援青驼寺的日军一个中队和几百名伪军,进入大柏山区,像一条黄蛇蜿蜒而来,越来越近……一营营长趴在山边岩石后面,抬头见敌人已接近前沿阵地,大喊一声:“开火!”步枪、机枪一齐射击,首先把走在前面的日军指挥官打倒,队伍里的敌人还在晕头转向,弄不清情况,一营攻击号响了,一排手榴弹向敌人的队伍飞去,随着“轰隆、轰隆”一阵爆炸声,一股股硝烟在升腾。紧接着,两侧的机枪、步枪也开了火,敌人阵脚大乱,不长时间,就留下了十几具尸体退了回去,撤到山下准备重新组织进攻。
  敌人重新组织进攻后,将一批伪军也编入突击队,在炮火掩护下,从大路两侧进攻大柏山。一营奋起还击,敌人败退山下。敌人重新组织了两路从大柏山两侧的小高地迂回向大柏山制高点进攻,经过激烈战斗,敌人占据两侧几个小高地,与我军对峙,形成谁也吃不掉谁的局面。战至下午4时,三营两个连从右翼包抄过来,围攻鬼子的时机成熟了。为了逃脱被歼灭的命运,鬼子以山炮向一营阵地猛轰,硝烟弥漫中,日寇拼命往大柏山上爬。一营两个排的预备队迅速投入战斗,进行反冲锋,又将鬼子击退了。
  经过近一天的战斗,敌人不仅未占领大柏山高地,通往临沂的退路又被三营切断,不得已固守几个小高地等待援兵。
  来援青驼寺的敌人处境更困难,不断向临沂方向呼救。三营用两个连向临沂方向阻击可能再次来援的敌人,一营与三营一个连重新组织进攻,围攻敌人,拟在19日拂晓发起总攻。19日拂晓,当一团向敌人发起进攻时,临沂大批援敌与三营展开了激战,一团不得不抽调力量迎击援敌。此时,青驼寺之敌也夺路往临沂方向逃窜。一团奉命撤出战斗。
  此次战斗拔除了青驼寺据点,恢复了沂南、临沂、费县周边广大地区,消除了敌人大“扫荡”的“成果”,提升了人们的抗战必胜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