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版:光影记录

一枚鲜荔枝
窥见大历史

(2025年08月07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风玲

  近日,电视剧《长安的荔枝》收官。这部根据马伯庸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播出后热度不减。作为马伯庸的忠实书粉,我一集未落地追完了全剧。个人以为该剧无论题材选择、结构安排还是主题呈现,都是成功的。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的这句诗可谓家喻户晓,马伯庸以此切入,写出了《长安的荔枝》。在剧中,集“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杨贵妃提出了要吃岭南鲜荔枝的任性要求,而上林苑的小吏李善德(雷佳音饰)阴差阴错接下了这个差事。出身明算科的他,为了避免家破人亡,动用了所有的智慧,倾尽全力想要把荔枝转运成功。围绕着一枚小小的荔枝,各种保鲜之法被绞尽脑汁地想出,各种时间和距离被细密地计算,千方百计之下,只为了能在贵妃生辰六月初一将荔枝运抵长安。而围绕着荔枝转运,我们看见了当时的朝堂之争、职场之道,亦能窥见大唐从繁华盛世走向衰落的必然和内因。
  《长安的荔枝》的结构安排堪称精巧。其一便是每集开头都有一节人物小传式的序幕,内容虽简短,却各有其题,这些小传补齐了情节,丰富了人物,有助于观众更好地理解全剧。其二是双线结构,一条线是负责荔枝转运的李善德,另一条线则是卷入了朝堂争斗的郑平安。郑平安这条线在原著中是没有的,但即便是作为原著粉的我,也认为这条线加得非常必要且成功。剧中同时展开的这两条线,没有明暗和主副之分,它们是并行的,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交叉和关联。
  《长安的荔枝》不仅仅是写荔枝,还写历史。它是透过一枚小小的荔枝,剖析出了更多深层的东西。马伯庸擅长以小见大、借古喻今。繁华熙攘的盛唐之下,包裹着的是山雨欲来的暗潮汹涌。这也正如该剧结尾的一幕:一枚果皮红润看似新鲜的荔枝,实则已经果肉腐烂。而那运送成功汁液甘甜的荔枝,李善德把一枚摆在了亡妻的坟头,一枚放在了女儿袖儿的口中。
  一枚鲜荔枝,品咂世间事。我们透过《长安的荔枝》这道小小的缝隙,窥见了波谲云诡的大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