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消费新图景·聚焦夜经济

07版:志愿之城 温暖潍坊

16版:光影记录

凝聚银发力量 “月河大妈”老有所为

(2025年08月05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马宇琪
爱心档案
居民身边有群热心的“月河大妈”

  “巡逻一圈,没有发现什么情况,心里踏实了。”近日,在潍城区西关街道月河社区,“月河大妈”志愿服务项目的志愿者顶着烈日坚持巡逻。
  为激发老年人潜能,使其发挥余热,提升自我价值感与获得感,实现老有所为,助力社区共建共治共享,2015年,月河社区启动“月河大妈”志愿服务项目,由热心居民组成志愿服务团队,从最初的社区义务巡逻、治安巡查等基础工作,拓展到邻里纠纷调解、社区文化宣传、困难帮扶,甚至为矛盾夫妻提供心理辅导等更加多元化的服务内容。截至目前,已有100余名老年志愿者参与,累计开展义务巡逻超500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00余起,帮扶困难群众150余人,开展文艺演出活动100多场,受益居民达3000余人。
暖心故事
志愿者帮助困境居民重拾信心

  社区居民于先生家庭情况较为特殊,他的女儿智力残疾,生活基本无法自理;他的妻子因病瘫痪十余载,一家人的日常起居均由于先生照料。在一次例行走访中,志愿者深入了解了于先生家的情况,及时上报社区。
  经严格审核后,社区工作人员迅速为于先生的女儿申请最低生活保障。此后,志愿者定期上门走访,在协助于先生照料其妻子的同时,培养其女儿叠被、穿衣、卫生清洁等基本生活技能,着力提升她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月河大妈”还注重心理疏导,通过谈心谈话等方式给予一家人精神慰藉,鼓励他们坚定生活的信心。当于先生的妻子不幸离世时,志愿者第一时间上门关心帮扶,帮助他走出悲痛,重拾生活希望。
  在志愿者团队的持续帮扶下,于先生现已恢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精神面貌显著改善。每每提及“月河大妈”,他总是眼含热泪地说:“多亏有她们,我才能撑到现在,之前感觉日子没有盼头了。”这一暖心故事如同一束光,照亮了社区里的每一个角落,感染着更多人加入到帮扶队伍中来,共同营造和谐友爱的社区氛围。
城市温度
银发志愿力量绘就社区治理暖心图景

  □本报评论员 孙瑞荣
  “月河大妈”志愿服务队用十年坚守诠释了老有所为的深刻内涵,为基层治理注入温暖而持久的力量。这支由上百位老年人组成的志愿服务队,成为社区共治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从三伏天的义务巡逻到邻里矛盾的耐心调解,从困难群众的精准帮扶到社区文化的活力营造,“月河大妈”将志愿服务延伸到社区治理的每一个角落。500余次巡逻守护平安,200余起调解化解纠纷,150余人帮扶传递温暖,100多场文艺演出活动,受益居民达3000余人……这些数字背后是老人们用脚步丈量的责任,用真心付出的关爱。
  实践证明,老年志愿力量是社区共治的宝贵财富。他们用经验化解矛盾,用热情凝聚人心,既实现了自我价值,又激活了社区自治的内生动力。这种银发志愿力量,正是“志愿之城”最温暖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