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潍城区有一家特殊的康复辅具店,店主朱天新和潘晓雯都是残疾人,他们因为相似的命运相遇,又因共同的信念携手创业,专营轮椅、拐杖等残疾人用品。与普通商家相比,他们更懂得残疾人的需求,对细节和舒适度都追求做到最好。他们还时常做公益,为残疾人免费维修辅具、赠送轮椅。5月18日是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带动更多社会力量加入扶残助残队伍。
□本报记者 常方方
他们更懂得残疾人的需求
潘晓雯出生于1987年,在童年时受过重伤,起初不能走路,整日坐在轮椅上。后来通过复健,她幸运地站了起来,只是落下了肌肉萎缩的残疾。后来,她遇到了安丘市景芝镇朱家沙浯村高位截瘫的朱天新,两人惺惺相惜走到一起,并自主创业,一起销售轮椅和配件,为残疾人提供服务。
夫妻俩用心经营,热心服务,只为让残疾伤友用上既实惠又舒适耐用的产品。朱天新对每一件产品都会进行亲自测试、体验。“我们自己就是残疾人,知道行动不便的人最需要什么。”朱天新说,从轮椅的防滑设计到坐垫的舒适度他都会亲身体验,如果觉得防滑设计不好或者舒适度不够,就会进行调整,希望残疾人坐上他们店里的轮椅可以舒适出行。
朱天新夫妻经营的店铺不仅提供适配的产品,还免费为困难群体维修辅具,甚至自掏腰包捐赠轮椅。去年9月底,夫妻俩举办公益晚会,现场赠送15台轮椅。
希望更多残疾人创造美好人生
朱天新坦言,他们在创业期间也曾遇到困难,身为残疾人要比常人多付出更多。幸运的是,他们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与鼓励,现在事业有了进步,他们生活得很好,希望可以回馈社会。“我们现在生活得很幸福,也希望更多残疾人能跟我们一样,找到事做,把事做好。”5月18日,潘晓雯说。
从被帮助的人,到帮助别人的人,朱天新和潘晓雯用行动证明:残疾是另一种奋斗的起点。他们希望更多残疾人像他们一样勇敢追梦,活出精彩人生。
在这个充满温情的助残日里,朱天新和潘晓雯用他们的故事向世界证明:生命的价值从不因身体的局限而黯淡,反而因坚韧与爱而熠熠生辉。他们的康复辅具店不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一座传递希望与力量的桥梁,让更多残障伙伴看到只要勇敢追梦,人生终将精彩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