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裤子对于小宝宝来说再正常不过,但如果发生在成年人身上,可就有点尴尬了。有些人在咳嗽、打喷嚏或运动时,会控制不住地漏尿,严重影响生活、社交和工作。发生在成年人身上的这一问题就是压力性尿失禁。由于这类人群常常不敢接近他人,也不愿参加社交活动,所以也有人将它称为“社交癌”。如何用中医方法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来听听潍坊市中医院东院区针灸科专家的解答。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路欣
什么是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俗称“漏尿”,是以打喷嚏、咳嗽、大笑或运动等腹压增高时,出现尿液不自主漏出现象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多发于经产妇以及高龄女性,中国成年女性的患病率为18.9%,在50岁至59岁年龄段患病率最高。
在我国传统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有对于本病的记载。《素问·咳论》中有言“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描述的便是因咳嗽而出现漏尿的症状。
哪些原因导致压力性尿失禁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膀胱容量减少,逼尿肌功能下降,导致无抑制的膀胱收缩增加。衰老因素可能不一定会直接导致尿失禁,但增加了老年人发生尿失禁的风险。老年女性通常因盆底肌松弛、膀胱颈和尿道近端过度下移、尿道内括约肌功能障碍等,造成压力性尿失禁。
其他导致压力性尿失禁的常见病因有妊娠和分娩、肥胖、慢性咳嗽、长期便秘、久坐久站、重体力劳动等;随着年龄增加,雌激素减少和尿道括约肌退行性变;盆腔脏器脱垂;盆腔手术史等。
一些女性怕尿湿裤子太尴尬,就长期采用护垫、卫生巾等来应对,长此以往会导致会阴部皮疹、外生殖器官受摩擦破溃或炎症,甚至并发泌尿系统感染,最终影响到肾功能。
如何用中医方法
治疗压力性尿失禁
中医认为,压力性尿失禁属于“小便不禁”范畴。《诸病源候论》云:“小便不禁者,肾气虚,下焦受冷也。肾主水,肾虚下焦冷不能温制其水液,故小便不禁也。”下焦虚寒是尿失禁的基本病机。肾阳虚,气化功能失常,温化水液能力下降,难以制约尿液,故而小便失禁。
阳虚要温补,艾灸很重要。艾灸哪里呢?《黄帝内经》中云:“背为阳,腹为阴。”循行于人体背部的是人体两条阳气最充盛的经脉,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
肾为元阳之根,太阳为巨阳。除了与这两大巨头联姻外,督脉还与人体诸阳经均有交会,如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相会于大椎穴;阳维脉与督脉交会于风府、哑门穴。所以督脉又称为“阳脉之海”,总督人体一身之阳气。带脉约束温补阳气,就要从督脉入手。
此外,还可以采用电针结合,“隔药灸”治疗尿失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电针直接作用于腹部经络腧穴,影响神经、肌肉系统,刺激逼尿肌和尿道内外括约肌,诱发盆底肌节律性收缩,增强盆底肌肉力量以改善控尿能力。配以辨证论治组方而成的中药外敷,隔药行督灸、带脉灸,温肾助阳,调节膀胱气化作用。通过其药力和温热效力改善膀胱及盆底肌的血液循环,促进损伤的尿道括约肌快速修复,有效改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漏尿症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