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芬
一直对一种样子普通、但生命力顽强的小草念念不忘,它就是蒲公英。它矮小的植株跻身百草之间,像顽皮的小童没心没肺,却在秋日金色的阳光里,突然齐心举起一个一个白色的绒球,将渐渐失去活力的荒野装点得明亮而富有诗意。
犹记得童年时候,牵一只白色的小羊,走在蓝天白云下,青草更青处。在绿油油的漫山野草间,低下头,总有一朵朵金黄灿烂的蓓蕾点亮眼睛。蹲下身子,就会找到蒲公英的身影,宽大的披针形叶子,一片片伸展成莲花底座,低微而羞涩地扎根于乱石杂草间。然而,那花却比太阳还明艳,犹如向日葵一样璀璨,在春风夏日里傲然绽放。摘下几朵花,插在鬓边,别在耳后,小山妮立刻变了一个人似的,模样更是俊俏了许多,连那羊儿,也咩咩地欢快叫起来。
秋风起的时候,蒲公英金黄的花朵变成白色的毛茸茸的小“星球”,那是蒲公英带翅膀的种子,它们要御风而行,为生命开辟新的疆土。我喜欢和小伙伴们在“星球”间奔跑,然后,将每一颗“星球”小心捧在手中,轻轻一吹,小“星球”立刻化作无数的降落伞,飞呀飞呀,载着大地母亲的期望,载着梦想飞向远方。那些“伞兵”,在天空中飞翔,浩大壮观,丰盈了整个秋天。
好想拽住其中的一朵,乘着风的翅膀,一同去飞翔或是去遨游天下。
蒲公英的叶和根均可入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本草求真》记载:“蒲公英,入阳明胃、厥阴肝,凉血解热,故乳痈、乳岩为首重焉。”《本草纲目拾遗》中称蒲公英:“疗一切毒虫蛇伤。”《本草纲目》中记载:“(蒲公英)乌须发,壮筋骨。”由此可见,平凡的不起眼的蒲公英是一味有多种功效的草药。
农村的孩童,在咽喉肿痛、声音喑哑时,孩子的母亲就会去野地里摘些蒲公英叶子,用清水洗净,放于无油的锅中,添入清澈冰凉的井水,熬水。每天喝上三四次,孩子的嗓子就利索轻松了。
我的奶奶更是用心。她每年都会采摘一些野生的蒲公英,仔细择出里面的狗尾巴草和发黄的叶子,用清水冲洗干净,放在清凉处阴干。然后放入锅中翻炒,之后加入清雅的槐花蜜再翻炒五六分钟,关火,凉透之后放入透明的玻璃瓶中。我回老家时,奶奶就将玻璃瓶塞进我包里,千叮咛万嘱咐让我天天泡水喝,免得上火生病。
闲暇之时,我取出紫砂壶,放入适量炒制的蒲公英,倒入80℃的热水,免去洗茶工序,等待几分钟,直接倒出。茶汤呈淡黄色,微微一品,清香微甜,令人心旷神怡。
那茶汤,润在嘴里,甜在心上。因为里面有阳光的味道,也有奶奶用辛劳、叮咛和牵挂炒制的亲情的味道。
蒲公英,就这样一直低到了尘埃里。它把大爱献给他人,却唯独忘记了它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