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16版:光影记录

传承核雕 他凭精湛技艺吸引老客户

(2024年06月04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枚小小的桃核上纹理纵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潍坊核雕)代表性传承人刘斌用独特技艺将它们制作成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多年来,他在传承潍坊核雕技艺的同时,进一步扩大潍坊核雕的影响力,使潍坊核雕艺术品备受市场青睐。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梅
在他的精雕细琢下,桃核变艺术品
  在奎文区樱南西小区刘斌的家里,有一间专属于他的工作室,十几把刻刀整齐地摆放着,还有一堆桃核,刘斌正雕刻一件还没有完成的作品。“这些桃核都是我从桃园收集或是从专门卖桃核的人那里收购来的。”5月29日,刘斌向记者介绍。
  刘斌展示了他创作完成的核雕作品,一个小小的桃核经过他的精雕细琢,变成一个全镂空的“蟹篓”,这一作品仅重2.3克,最细的地方仅0.1毫米。“蟹篓”上有8只螃蟹,每只螃蟹姿态各异、活灵活现,更让人惊叹的是,篓中还藏着一只螃蟹,蟹钳伸出,需要借助放大镜才能看到螃蟹背上的花纹、蟹腿上的骨节。
  “这个‘蟹篓’我从2002年开始构思,直到2006年才开始创作,用了8个月时间雕刻成功。”刘斌自豪地说,“蟹篓”也叫“和谐(蟹)盛世”,曾在潍坊市首届核雕技艺大赛上获得金奖。
  8岁那年,刘斌看到邻居家一位哥哥用滑石刻印章,立刻被吸引。回家后,他仔细回想,觉得自己也能刻章,没有工具、材料,他找了一块青砖,把家里的螺丝刀磨出尖刃,开始在青砖上雕刻,此后一发而不可收。
  12岁那年,刘斌到潍坊市工艺美术研究所,看到了两枚精美绝伦的核雕作品,内心震撼无比,他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桃核能雕刻出这么精美的艺术品,他暗下决心要学习核雕。此后,他自学核雕9年,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21岁那年,通过同学介绍,他见到了授业恩师、潍坊核雕第五代传人裴曰信先生,开始系统地学习核雕技艺。他的技艺得到极大提升,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核雕风格。
作品不愁销路,常有外地客户预订
  “我的核雕作品很受欢迎,经济收益还不错,每年都有北京、上海、大连等地的客户预订作品,一年收入六七十万元。”这些年,刘斌有了很多固定客户,他的核雕产品不愁销路。
  2010年开始,刘斌经常走进社区、校园,传承潍坊核雕技艺,至今已免费教授学生数千人。他还建立学生微信群,先后有200多位核雕爱好者得到他的悉心指导。
  2015年12月,潍坊市核雕协会成立,刘斌当选会长。2019年,他被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潍坊核雕)代表性传承人,他感到责任更重大了,多次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办核雕协会巡展,还举办核雕大赛。
  让刘斌欣慰的是,如今,潍坊核雕队伍愈发“年轻态”,核雕艺人由最初几十人增加到数千人,核雕艺人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同时不断创新,其作品多种多样,受到各地客户的广泛喜爱。刘斌表示,他会一如既往地为潍坊核雕的传承和发展尽力,让更多年轻人加入核雕队伍中,助推非遗经济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