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路欣
据统计,目前我国的高血压患者已接近3亿人,平均每4个成人中,就有1人患有高血压。长期血压高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会增加患者突发脑溢血和脑梗的几率。若要缓解不适、有效控制血压,除了坚持服药、合理饮食外,还可以考虑非药物干预治疗,即中医外治疗法——耳尖放血。那么,什么是耳尖放血?可以辅助治疗哪些疾病?对此,记者采访了潍坊市中医院脑病七科(高血压科)主任王朝霞。
王朝霞表示,耳尖放血属于放血疗法,一般用三棱针或毫针点刺耳尖,并用手指揉捏放血,是传统中医学的一种特色疗法。耳尖穴属经外奇穴,《针灸大成》曰:“在耳尖上,卷耳取之,尖上是穴。”此穴位于耳部最高点,独居阳位,为阳气聚集之地。经耳尖放血,血热同出,具有清热解毒、祛风、解痉止痛、清脑明目、镇静降压的作用。另外,肝火亢盛证与血瘀密切相关,《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宛陈则除之。”注曰:“宛陈则除之者,去脉中之蓄血也。”通过耳尖放血祛瘀活血以通络,血中过于亢盛的肝阳得以疏导,从而缓解症状。因此,凡属实热之证,血瘀、邪实、热盛等所致的脏腑经络病变,均可用耳尖放血疗法治疗。
为什么耳尖放血可有效辅助控制高血压?王朝霞告诉记者,高血压病的主要发病机理中医学认为是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而耳与脏腑关系密切,耳尖在经络中为肝经所主,因此耳尖放血具有祛风清热、镇肝潜阳、清脑明目之功效。现代研究表明,耳尖放血可增加一氧化氮的释放,维持和调节血管的舒张,从而保持血压的相对稳定。另外,耳尖放血还可减少内皮素分泌,降低体内内皮素含量,通过减少血管收缩,进而达到治疗高血压的目的。而且,耳尖放血疗法还能减轻高血压病对肾脏的损害。
王朝霞表示,除了辅助治疗高血压,耳尖放血疗法还有不少适应症。耳尖穴具有“三抗一升”的作用,即抗过敏、抗炎、抗风湿,可提升机体免疫力。耳尖放血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组织供血、供氧,提高机体的自身免疫功能。除了辅助控制高血压,对失眠、痛风性关节炎、湿疹、偏头痛、皮肤瘙痒等症状以及湿热、血瘀证也有较好的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