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版:光影记录

孕期哺乳期 每天都要加一“碘”

(2024年05月14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5月15日是全国第31个“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食盐加碘防疾病,平衡营养健康行”。碘缺乏病曾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流行,是影响群众身体健康和人口素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孕妇、哺乳期妇女科学补碘尤为重要。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碘在人体的含量仅有20毫克-50毫克(平均30毫克),尽管含量极低,却是身体各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发育所不可缺少的。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而甲状腺激素在促进生长发育、参与脑发育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人体的碘完全依赖自然环境供应,一旦缺乏,就会造成身体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导致一些临床或亚临床症状。个体缺碘程度不同,不同发育时期缺碘的表现也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危害形式:
  胎儿期:流产、早产、死产、先天畸形、亚克汀病(以智力低下为主要临床特征)及克汀病(以痴呆、矮小、聋、哑、瘫痪为主要临床特征)。
  新生儿:新生儿死亡率增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大脑和身体发育迟滞。
  儿童、青少年:影响智力发育、身体发育,造成运动、视觉、听觉障碍,突出的表现是甲状腺肿大。
  成年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肿大等。
  孕妇、哺乳期妇女最容易受碘缺乏危害影响。孕妇、哺乳期妇女对碘的需要量远高于普通妇女,因为她们摄入的碘除了满足自身生理需要外,还要供给胎儿以及婴幼儿。一旦母亲摄入碘不足,就会导致胎儿、婴幼儿缺碘,造成脑发育障碍。
  胎儿、婴幼儿处于脑发育的关键时期,胎儿期严重碘缺乏若延续到婴儿期,就会发展为典型的克汀病。如果婴幼儿碘缺乏程度较轻,将可能成为亚克汀病患者或仅有轻度智力低下。
  孕妇、哺乳期妇女每天需碘量大约是成人的两倍。2023年,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健康人碘的参考摄入量为:15岁(含)以上及成人摄入量为120微克/天,孕妇为230微克/天,哺乳期妇女为240微克/天。每日碘推荐摄入量是指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个体(97%-98%)需要量的碘摄入水平。长期以碘推荐摄入量水平摄入碘,可以满足机体对碘的需求,维持组织中适当的碘储备和机体健康。
  预防碘缺乏的根本措施就是补碘,食用碘盐是补碘的最佳途径。由于自然环境缺碘是长期存在的,人体对碘的储存能力有限,因此补碘应遵循长期、微量、日常、方便的原则。人每天离不开食盐,通过食用加碘盐补碘,符合补碘原则。而且经实践证明,食用加碘盐具有安全、有效、简单易行、价廉、能够长期坚持的优势,是补碘的最佳途径。
  孕妇、哺乳期妇女除了坚持食用碘盐外,还要常吃点含碘较高的食物。
  需要注意的是,患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常见有甲亢、甲状腺炎等),需要遵照医嘱可不食用或少食用碘盐。
  

            通讯员 徐相凯 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