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版:光影记录

校家社协同育人
社区带娃受追捧

(2024年05月14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编者按
  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是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重要内容。潍坊市自2002年启动“亲子共成长”工程,历经20余年积极探索,逐步建立起“党政主导、专业引领、课程推动、家校协同、社会参与”的市域一体化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运行机制,获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即日起,潍坊日报社推出“关注潍坊校家社协同育人”系列报道,推广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有效模式,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5月10日下午5时许,高新区高创桃李苑小区居民李代红带着三个孩子,走进清池街道花园社区鹿非马社区成长中心,这里既有玩耍空间,也有学习空间,还有创意课堂,三个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这里都能有所收获。据了解,为集约利用教育资源,深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我市创新探索建立鹿非马社区成长中心,推进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嵌入式服务,强化校家社协同育人基层支点,为创新完善全环境立德树人链条提供了“潍坊方案”。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春晖
设施全功能多,受到家长孩子青睐
  10日,记者来到高新区清池街道花园社区鹿非马社区成长中心,远远地便听到一阵阵儿童的欢声笑语。记者步入其中看到,不少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正在这里休闲玩耍。
  成长中心划分为多个空间,活动空间就像一个小型儿童乐园,摆放着大量儿童娱乐设施,旁边还设有休息座椅,孩子们在尽情玩耍,家长陪在旁边,场面非常温馨。在操作空间,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配备了相应的玩具和教具,寓教于乐,培养孩子的生活技能、逻辑思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意思维。
  鹿非马社区成长中心家庭教育指导师宋晓艺介绍,玩教具操作区域主要针对0岁-6岁的孩子,成长中心选取了能锻炼孩子日常生活技能的衣饰框教案,包括系纽扣、拉拉链等,可以锻炼孩子对手部肌肉的控制力及手眼协调能力,引导孩子逐步学会照顾自己。“我们还为家长带孩子提供了活动空间、学习空间、交流空间,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理念的普及,帮助家长更好地带娃。”宋晓艺说。
  记者看到,这里还有一处公益书房“超然书房”,作为潍坊市图书馆清池分馆,馆藏图书7000余册,为居民、儿童、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知识、开阔眼界、提高素质的文化交流和休闲聚合地,这里的图书与潍坊市图书馆通借通还,为居民提供了极大便利。
  当天下午,记者来到高新区新城街道鸢都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这里同样打造了一处鹿非马社区成长中心,舒适的桌椅、多样化的玩具和专业的老师,让每一名来玩的孩子都快速沉浸其中。“孩子每天放学后都会过来玩一会儿,我们家长也可以互相交流带娃经验,非常不错。”居民孙女士说。
打通校家社协同育人“最后一公里”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首所学校,社区是生活的第一场所,如何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优势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构筑良好育人生态,成为当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新课题。
  泰山教育鹿非马事业部拓展负责人李琨介绍,鹿非马社区成长中心致力于打造新时代立足社区、依托学校、面向家庭的校家社协同育人实践基地、助力儿童科学成长的德育“微空间”。在这里,幼儿可以在寓教于乐中收获成长,学生可以安静阅读学习,家长可以参加父母公益课堂。“我前期参加过这里的父母公益课堂,受益匪浅,像如何平衡兴趣与学业、如何构建更高效的家长孩子沟通方式等内容都非常好,极大缓解了我的带娃焦虑。”孩子家长李代红笑着说。
  据了解,鹿非马社区成长中心充分发挥空间、专业优势,为6岁-18岁孩子的家长提供选择学校、家校沟通、家长夜校等讲座活动,践行家庭教育、创新育儿模式,服务周边家庭、学校、社区。同时,不定期开展校长领读、家长领读、街角读书会等公益活动,既满足了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又让优质的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打通校家社协同育人“最后一公里”。
  李琨表示,成长中心依托各项科学测评工具,能够基于孩子的具体成长情况,结合孩子发展规律,为家长提供有针对性的一站式教育问题解决策略和方案,助力家长促进孩子品德养成。同时,这里还是一个社区文化服务中心、社区学习活动中心、校家社协同育人交汇中心和全环境立德树人实践中心,通过不断推广、建设,全面开启社区带娃“新模式”,打造城市发展“新名片”。

中心城区已建成四处社区成长中心
  社区作为城市服务和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是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心理健康环境贯通连接的重要节点。加强社区未成年人服务机构建设,可以为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和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点。但目前在社区层面,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受人员、条件限制,较为普遍地存在重场地轻服务、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为此,在市文明办、市教育局等部门主导下,我市先行先试,于2023年9月在花园社区探索建立首家鹿非马社区成长中心。
  记者从市文明办了解到,鹿非马社区成长中心由山东省泰山教育创新研究院与相关社区共同建设,以家庭为基点,社区为阵地,教育为支撑,专业队伍为保障,以公益服务与市场运作有机结合全面提升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水平。坚持需求导向,按照服务半径内居住人口达1.5万人为基础标准,主要选择邻近学校或者幼儿园、人口密度大、交通便利、周边环境安静、市政配套设施齐全的社区公益用房或闲置幼儿园,作为建设选址,目前中心城区已建成4处,并开始逐步向各县市延伸。
  鹿非马社区成长中心针对孩子提供动、静活动空间及服务;为婴幼儿提供社区里的蒙台梭利教室,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少年儿童提供科学实验、创客操作材料,培养科学素养。针对家长,提供家长学习中心、家庭教育等服务,真正发挥校家社协同育人功效,全方位提高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水平。
  我市创新建立的鹿非马社区成长中心,切实降低了家庭教育成本,满足了“双减”政策出台后家庭对于子女教育服务的需求,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社区范围内高品质文化教育的需求,打造了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的基层支点,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优质环境,为创新完善全环境立德树人链条提供了“潍坊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