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潍坊市中医院接到了产后宝妈阿慧(化名)的咨询电话,她生完二孩后,咳嗽、打喷嚏时都会漏尿,听说医院有一种“幸福椅”,可以坐着进行产后康复治疗,她想去试一试。原来,阿慧想坐的并不是一把普通的椅子,而是盆底肌磁疗椅,只需坐上20分钟,就可轻松完成一次盆底肌康复治疗。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路欣
什么是盆底磁刺激治疗
潍坊市中医院东院区产科医生李擎擎表示,盆底磁刺激治疗采用功能磁刺激(FMS)技术,该技术源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利用高压、高能电流在磁场线圈内瞬间放电,诱导出高场强的磁场。
那么,盆底肌磁疗椅是如何实现盆底磁疗的呢?患者找到坐椅上的圆圈并坐在上面,双腿微微分开,当人体正确地坐在椅子上,盆底肌正好在磁场中,盆底的肌肉神经部位受刺激而产生兴奋感,从而使盆底肌收缩,带动盆底肌运动。就这样舒适地坐在椅子上20分钟,一次治疗就完成了。
当磁刺激作用于肌肉等组织,可以提高肌肉力量,增加肌肉纤维募集,调节骶神经,恢复受损盆腔神经,从而改善盆底功能,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相关临床症状;作用于盆底肌与盆腔神经,可以刺激盆底肌肉收缩,促进盆底血液循环,增加肌纤维募集数量,恢复受损神经;作用于骶神经,可以提高神经对肌肉的控制能力,调节神经活动,改善排尿功能,恢复神经元间生理平衡。
两种治疗模式,姿势也不一样
骶神经刺激-非侵入骶神经调控——躺着:利用磁场线圈产生的脉冲磁场刺激骶神经根,人为激活兴奋性或抑制神经通路,调控异常的反射弧,进而影响膀胱、尿道及盆底肌等骶神经支配的效应器官的功能症状,起到“神经调控”的作用。
盆底肌磁刺激-被动盆底肌训练——坐着:磁刺激与电刺激相比,其刺激强度不受电阻衰减影响,穿透性强、无需电极。患者坐于磁刺激座椅上,磁场无衰减地穿透衣物和肌肉,刺激运动神经引发神经兴奋,引起肌肉被动收缩,从而改善盆底肌力不协调,通过频率调节可强化肌力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或治疗盆腔疼痛等盆底疾病。
盆底磁刺激治疗有何优势
治疗非侵入、无痛感:磁刺激有穿透性强、衰减低的特点,如果到达神经组织的电流同等的话,在皮肤上进行磁刺激产生的电流要比直接用电刺激所用的电流小得多,所以不会激活皮肤的痛觉感受器产生痛觉,即使有也很少。
简单、容易使用:磁刺激不需放置电极或用电极凝胶,并且可以隔着均匀的衣物操作,不需要脱衣服。尤其适用于老年女性和置入阴道电极不适感强烈者。
无伤害、无副作用:磁刺激在体外进行,不与皮肤直接接触,少有副作用。
刺激范围更深、更广、更有效:肌肉、骨骼等不良导体对脉冲磁场进入人体没有衰减作用,因此磁刺激可达更深部组织;尤其适用于重度盆底肌肉松弛、漏尿、脱垂、凯格尔训练掌握不佳的患者。
仅需坐卧20分钟就能完成治疗:盆底磁刺激是一种完全非侵入式的治疗方式,属于神经调节技术,不需要培训患者,不受衣服的阻挡,患者只需要坐卧在治疗椅上即可,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积极性。
盆底磁刺激治疗有哪些适应症和禁忌症
产后/老年/有盆底疾病:产后压力性、急迫性、混合性尿失禁、尿潴留、尿频、尿急、盆底肌松弛,阴道前后壁膨出,轻中度脏器脱垂。
盆腔术后并发症:术后尿失禁、尿潴留。
排便功能障碍:功能性便秘、大便失禁、盆底松弛综合征。
性功能障碍:女性性快感缺失。
慢性盆腔疼痛:膀胱过度活动症、性交痛、男性前列腺痛。
其他:女性原发性痛经、慢性盆腔炎、慢性前列腺炎、脊髓损伤、术后排便排尿障碍。
儿童PFD:小儿遗尿、小儿粪失禁。
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以及还未开始有性生活的育龄期女性、男性盆底肌的问题,磁刺激作为一个非侵入性的外源性刺激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李擎擎提醒,盆底磁刺激治疗也有一些禁忌,比如孕妇;靠近刺激部位有植入性金属或电子仪器(如心脏起搏器)的患者(金属节育环属于相对禁忌症,可酌情治疗);刺激部位出血急性期的患者;盆腔术后小于3周或伤口未愈合者;恶性肿瘤的患者;急性尿路感染者;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处于癫痫发作期的患者;有感知或认知功能障碍的人群;严重痔疮出血期,有脓包或伴有肿瘤的;痔疮患者不能做磁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