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自作家李娟的同名散文集,8集迷你剧《我的阿勒泰》5月13日在央视一套收官,这是首部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的网络剧,也是此前成功入围第7届戛纳电视剧节主竞赛单元的作品,足见该剧的独特性和价值。网友评价这部剧有电影级的画质:4K超高清镜头下,山谷碧绿却闪耀着金光,马背上的哈萨克族少年、裙角飞扬的汉族姑娘,成群的羊、奔跑的马,明亮纯粹的生命力穿透影像,阿勒泰的旷远感被描绘得让人心驰神往。
剧集将原著的轻松幽默融入角色性格
《我的阿勒泰》由滕丛丛执导,马伊琍、周依然、于适领衔主演,讲述了一个汉族少女李文秀(周依然饰)在大城市追梦碰壁,回到家乡阿勒泰之后,找到心灵归宿的故事。剧集开播后,央视一套收视登顶,豆瓣开分8.5,成今年最高分剧集,“散文一样的剧”“我的阿勒泰太短了”“大美新疆”“电影级别的镜头语言”等成为观众及媒体的好评关键词。
《我的阿勒泰》原著是作者李娟创作的散文合集,里面收录了20多篇她在新疆阿勒泰地区零碎的生活片段。李娟看待世界的视角,对生活的感知力以及价值观,都非常独特。创作者在改编过程中,也抓住了它的精气神,在保留了原作文学风貌的基础上,扎根生活,采用了轻喜剧的表达方式,将个体成长、自然风貌、民族文化融合在一起,带给观众新颖的叙事与视听感受。
轻喜剧是从李娟的书里自然流淌出来的,书中随处可见轻松幽默的笔触。比如,在“木耳”章节,妈妈很有经验地告诉女儿,找木耳只能在那种刚倒下没两年,还没有腐朽、树皮还保存完好的倒木上找;而且必须是红松木,白松木上是不会长木耳的。女儿立刻请教妈妈,如何分辨一棵树究竟是红松木还是白松木。妈妈回答:“长了木耳的是红松,没长木耳的是白松……”
迷你剧《我的阿勒泰》延续了这种轻松幽默,并将这种轻喜剧元素融入到角色性格里,再加上汉族与哈萨克族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碰撞,诞生出很多认知误解上的小幽默,为这部散文诗化的剧集增添了不少轻快亮色。在声音设计上,声音指导张楠还在一些声音上做了些突出的处理,像床塌、摔倒等声音,都会比现实略夸张一点,就是为了让观众感受到轻喜剧的元素。
随性自由,对观众是一次难得的心灵疗愈
《我的阿勒泰》向观众传递出一种幽默达观、通透天然的生活态度,特别是剧集塑造了一个极具魅力的女性角色——马伊琍饰演的张凤侠。最初剧本中,这个角色名字其实叫张凤霞。导演滕丛丛和主演马伊琍探讨完角色之后,觉得这个人物身上有一些侠义精神,很孤勇,在荒蛮之地独自生活,有她生活的小技巧。马伊琍说,干脆改成侠客的“侠”吧。
的确,张凤侠身上具有天生的幽默感,极度豁达洒脱,像荒漠中的野草一样,生存能力极强,有她自己的一套生存哲学。她可以在汉语和哈萨克语之间“胡乱”翻译,创造出无数新词,能够准确无误地从柜台拿出哈萨克牧民想要的“小鸟”牌香烟。她出门还喜欢将无线座机电话揣在挎包里,在县城大街上走着,电话响起,摘下话筒若无其事地接听,而不管周围行人如何大惊小怪。
张凤侠绝不精神内耗,即便床塌了都无所谓,接着睡,“又不是天塌了”。剧中,李文秀对张凤侠说:“你看,我虽然笨手笨脚的,但我还是个有用的人对不对?”张凤侠反驳道:“啥叫有用,生你下来不是为了让你服务别人的。你看看这个草原上树啊、草啊,有人吃,有人用,便叫有用。要是没有人用,它就这么待在草原上也很好嘛,自由自在的嘛,是不是。”
相比那些热闹的都市剧,《我的阿勒泰》呈现了一种不一样的慢节奏生活,随性自由,对观众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心灵疗愈。
“电影感”体现在
“高信息密度”编织的视听
《我的阿勒泰》播出后,“电影感”成了网上最普遍的评价。“原生HDR”的拍摄制作流程、专门原创的融入民族风格的音乐,都被网友津津乐道。在主创看来,电影感其实体现在“高信息密度”的视听语言里。如果说幕天席地的美景引人入胜,那么用视听建立起来的强烈临境感才是锁定目光、引人遐想的空间。
在剧中,青春迷茫期的李文秀心向文学,却不知写什么、怎么写。老师告诉她,从最熟悉的地方入手,“去爱,去生活,去受伤”。在同牧民租来的屋子里,她问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奶奶:“生在这里的我,是新疆人吗?”大雪封门的日子,她写下文字“没有一行脚印,通往我的家”。回归、返乡、碰撞、又融入的过程在她身上周而复始。“散文成稿于2000年左右,我们采风是在2020年,相隔20年,互联网时代不可逆地扭转了年轻一代的生活,牧民也是。”导演滕丛丛说,她被这样的碰撞与融合吸引,也对家乡的母题有了更多思考。
在“高信息密度”编织的视听里,有观众留心到了女主角的名字。原作里,李娟以第一人称口吻写作,到了剧中,文学女青年名叫“李文秀”,和金庸小说《白马啸西风》的角色一样。滕丛丛承认,那是她个人一次“小小的致敬”。武侠宗师笔下,江南纵有万般好,终究换来美丽姑娘的挥别,滕丛丛希望剧中的女性角色,坦荡又洒脱,“她们未必是游牧民族,但有敢走天涯的侠气、英气,拥有自主选择活法、从拒绝通往自由的第一步”。
也正是在信息丰沛的体验里,8集迷你剧有了撬动长尾效应的可能。演员马伊琍说:“在阿勒泰的两个月像做了一场美梦,希望大家有机会都可以远离尘嚣,去那边做梦。”现在,网友的反响积极热烈。看一本好书,追一部好剧,去一个好地方——这大抵是一部影视剧最理想的模样。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