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常方方
有句古话叫“千金难买老来瘦”,但是当老年人在饮食、起居等方面正常的情况下,体重在短期内明显下降,应警惕是否是身体疾病的预警信号。
家住高新区、今年76岁的孙女士半年时间体重轻了10斤,总觉得全身乏力,并且厌食。孙女士吃完饭后腹部就有痛感,而且经常腹泻。她以为是肠胃不适造成的,并未在意,便在饮食方面稍加注意。孙女士的女儿觉得母亲突然消瘦不对劲,便带她到医院就诊。经检查,孙女士患上了慢性胃炎,身体消瘦就是由此病引起的。“希望通过我的经历,提醒其他老年人,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消瘦,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检查,以免耽误治疗。”孙女士说。
阳光融和医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李云峰表示,老年人突然消瘦,可能是以下因素引起的。
●甲状腺功能亢进
这类患者的甲状腺会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促进机体的分解代谢,因此会出现消瘦。此外,还可能伴有怕热、多汗、脾气暴躁、心跳加快、多食多便、凸眼和甲状腺肿大等症状。
●糖尿病
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导致糖尿病患者机体各个器官不能利用葡萄糖作为能量,机体就会消耗其他的供能物质,如蛋白质和脂肪,因此会出现消瘦。同时还会伴有多饮、多食、多尿等代谢紊乱症状。如果血糖得不到很好地控制,也会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严重的并发症。
●阿狄森氏病
阿狄森氏病又称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患者除了身体消瘦外,还可能伴有皮肤黏膜色素沉着、乏力、食欲不振、低血压、低血糖和抵抗力下降等表现。
●消化系统疾病
由于自身免疫因素导致的慢性胃炎患者可表现出消瘦症状,且伴有全身衰弱、乏力、厌食等恶性贫血(由于内因子缺乏,导致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引起的巨幼细胞性贫血)症状;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或长期处于疾病活动期的炎症性肠病患者,会出现消瘦、贫血、衰弱、低白蛋白血症等营养不良表现,典型症状为腹泻、黏液脓血便和腹痛,而且容易反复发作。
●慢性消耗性疾病
结核患者由于食欲不振和长期的慢性消耗,通常有明显的消瘦症状,另外还会伴有低热、盗汗、乏力等症状;恶性肿瘤患者由于肿瘤细胞的快速增殖消耗大量能量,以及免疫系统与之对抗也需要大量能量,因此会出现消瘦症状。此外,还可能有多个类型肿瘤比较特异的表现。
●药物因素
甲状腺素制剂(常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和苯丙胺(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和抗抑郁药)等药物会促进机体代谢明显增加,从而引起消瘦。长期服用导泻药,可能造成肠道菌群失调,影响肠道的吸收功能,导致消瘦。另外,一些化疗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等会引起食欲减退和上腹部不适等,造成饮食和吸收障碍,也会导致消瘦。
除上述因素外,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因素都可能导致老年人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进而造成消瘦。另外,心衰患者由于心脏射血功能异常,导致消化系统供血不足,也会引起食欲下降、消化功能紊乱等,从而导致消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