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02版:聚焦山东大学潍坊日

16版:光影记录

莫让“职业闭店人”为虎作伥

(2024年04月16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评论员 赵春晖
  近年来,知名儿童早教连锁品牌金宝贝在全国多地掀起了闭店潮。4月13日,央视新闻曝光称,金宝贝闭店跑路背后有一群“职业闭店人”,他们往往以“第三方”的身份出现在善后工作中,拥有一套完整的闭店流程,在企业面临关闭或经营不善时介入,帮助这些机构“金蝉脱壳”,逃避法律追责。  (据央视新闻)
  前几天还在大搞促销,今天就突然宣布关门,消费者想办理退款时,发现原来的经营者已经一走了之,接手并进行善后的是“职业闭店人”,以各种理由拒绝退款或者只退很少比例的预付款。像这种专门负责帮助经营不善的商家干“脏活”,接手并处理后续维权问题,让商家可以从容“跑路”的“职业闭店人”,不但让消费者蒙受了损失,而且损害了相关行业的声誉,其衍生出的产业链更是不折不扣的灰色产业。
  “职业闭店人”在行业内早已不是秘密,号称“我来帮你嫁接风险,让你安全着陆”,目前来看,“职业闭店人”的出现颇有钻法律空子的嫌疑,绝对不能任由其野蛮生长,必须用强有力的监管,对其依法予以重拳打击。
  首先要从法律层面对“职业闭店人”的行为、身份、性质等进行认定,并配套出台相关监管和处罚措施,让监管部门在打击“职业闭店人”时能够有法可依。同时,监管部门要提前行动、主动作为,加强对闭店行为的有效监管,尤其是对一些平时就存在经营不善情况,但又存在大量预充值款项的商家,一定要提前拿出应对预案,建立资金监管及信息审查制度,让其运营、变更都有迹可循,坚决杜绝其通过更换法定代表人来逃避债务。而对于“职业闭店人”一定不能姑息,要依法坚决予以打击。消费者更要勇敢拿起法律武器,通过法律诉讼等正当渠道、方式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能让经营者借“职业闭店人”轻松实现“金蝉脱壳”,逃避法律责任。
  “职业闭店人”大行其道,与预付费模式有很大关系。这除了需要消费者擦亮双眼、提高警惕的同时,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等多方协同发力,共同构建严密防范体系,对采用这种模式经营的商家要严密监管、严格审查,抬高其违法违规成本和退出成本,铲除“职业闭店人”存在的土壤,让经营者意识到法律红线不容触碰,一旦逃避责任,很难“安全着陆”,这样才能更好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