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玉芳
近日,记者走进安丘市官庄镇马家寨庄村正在打造的乡村记忆休闲场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供销社、村小学、大礼堂和几处砖土结构的百年老房子完成修缮,宽敞气派的文化中心已经建成,多名建筑工人正在铺设青砖,村南的水上餐厅也在紧锣密鼓施工当中。
“镇上投资把这些老房子恢复了原貌,里外拾掇得干干净净,看到这些,仿佛回到了年轻的时候……”马家寨庄村82岁的马耀光说,他几乎每天都要到施工现场来转转看看。
马家寨庄村在官庄镇政府驻地西南方向16公里处,村中大街直通安丘“天路”。该村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至今还保存着供销社、大礼堂、村小学等老建筑,有的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成为一道不可复制的独特风景。
为借势“天路”旅游火爆人气,助力乡村振兴,官庄镇围绕“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布局,发挥马家寨庄村的区位优势,将老建筑修旧如旧,完善打造一个带着鲜明时代印记的休闲场所,成为“60后”“70后”“80后”群体的情感归属地。与此同时,建设了乡村记忆馆,设置非遗技艺传承、金砂陶艺沉浸式体验等项目,开辟停车场地,引进成熟的餐饮企业,同步打造了凤舞山孔雀放飞场,提升村里的大棚草莓品质,让游客来了有的看、有饭吃、能采摘、玩得好。
官庄镇党政办副主任王晓东介绍,在设计理念上,马寨乡村记忆休闲场所突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个主题,采取保护与再生相结合,对整体聚落、景观、建筑以及室内进行一体化设计与营造,在保留原街巷院落肌理、旧建筑、树木的基础上,让室内空间与建筑外观相融合,保留乡土的自然和本真,让游客有“回家”的全新体验。
整个工程从去年9月份设计动工,一直都在加班加点地赶工期;镇党委领导、社区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村干部按照分工包靠在工地,随时协调解决工程进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确保五一小长假建成开业。
“近两年,官庄镇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之路,抢抓安丘‘天路’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重大机遇,谋划了以潍日高速官庄口至‘天路’为主线、以管宁文化振兴区和凤舞山特色养殖农旅融合共富示范区为核心的‘一线两区’发展格局,将沿线10个村串珠成线,重点打造凤舞山孔雀园、马寨乡村记忆休闲场所和管宁书院3个文旅项目,绘就一幅‘下高速感受管宁文化熏陶、上天路体验特色乡村风情’的特色文旅新画卷。”官庄镇副镇长周洋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