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贵颂
我们中国人常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话的语气,带着点牛皮哄哄的味道。意思是说一个人只要有本事、有能力,不管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工作,都会做出突出成绩,让单位和领导刮目相看,让同事佩服得五体投地。
听起来很有道理,其实很没有道理。
怀才毕竟不是怀孕。怀孕时间久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而怀才不遇者多有。原因之一,你虽有才甚至太有才了,人家就是视而不见;原因之二,即使你有才也不一定是全能之才,不是任何工作、任何事情都能驾轻就熟,就像会绘画的未必会写字,会写字的难保会写文章,会写通讯报道的不一定会搞文学创作,会搞文学创作的不见得会给领导起草讲话稿。如果你的岗位用的恰恰是你的短处,或者你做的是你厌烦的工作,很难说你能干得多么好。
孟子曾以水为例谈人性,说:“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水都是往低处流,但如果用手拍打它,可以飞溅得高过人的额头;假如堵住水道让它倒流,甚至能使它爬上山去。可见同一种东西,未必只有一种发展方式。外力可以改变其位置,位置可以改变其命运。
美国《华盛顿邮报》曾经安排过一场别开生面的小提琴演奏会,请的是大名鼎鼎的小提琴演奏家乔舒亚·贝尔,他在波士顿交响乐大厅举行演奏会时,票价100美元,座无虚席。三天之后,乔舒亚·贝尔被安排在华盛顿朗方广场地铁站,进行小提琴演奏,以面前打开的琴盒作为求舍道具。结果,在43分钟的时间里,乔舒亚·贝尔十分卖力、认真地演奏了6首经典曲子,其间共有1097人路过,有7人驻足聆听,有27人给了施舍,共计32.17美元,而且大多数人是边走边扔给他的。
可以说,乔舒亚·贝尔是朗方广场的失败者。原因很简单:《华盛顿邮报》提供了一个极其糟糕的位置给他。本来应当在富丽堂皇的音乐大厅内表演的艺术大师,突然“沦落”到广场街头来卖艺,环境反差太大了。难怪以平等之心对待事物的美国人,也中了《华盛顿邮报》下的套,让其顺利达到了实验的目的。
所以,你看,金子不会在哪里都发光,纵然是像天才乔舒亚·贝尔一样的艺术家。因此,我要说,如果你处在一个生活或工作满意的位置,千万不要把所有的因素都归功于自己,天时、地利与人和,其实一个都不能少。就是天上掉馅饼,你也得正好站在那个位置上候着才行。所谓珍惜生活,其实是珍惜位置,在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位置上好好地学习,好好地工作。
当然,如果你从事着不满意的工作,又处于一个不理想的位置,那还等什么呢?还有一句话说得好,“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