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版:光影记录

脑梗死黄金康复期 做好这两项锻炼

(2024年01月09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血管弹性减弱,血管壁的肌肉会变得僵硬,血管的顺应性也会降低,从而导致血管硬化,容易诱发脑梗死。而脑梗死最大的特点是致残率较高,容易留下后遗症。病后6个月是脑梗死的黄金康复期,这期间的肢体康复训练非常重要。那么,如何进行科学锻炼呢?1月5日,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刘艳作出详细解答。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
记者 常方方

康复训练以肢体功能锻炼为主
  刘艳表示,有四分之三的脑梗死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一般上肢后遗症要重于下肢。最常见的后遗症是瘫痪,还可能导致言语不清、失语等症状。另外,吞咽障碍也是常见的后遗症,影响患者进食。此外,还可能有其他后遗症,如肢体麻木、肢体疼痛等,有些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的情况。
  脑梗死后遗症的康复训练以肢体锻炼为主,首先要加强上肢锻炼。如果患者的肢体是不完全性瘫痪,可鼓励患者进行主动的肢体功能锻炼,比如伸屈肘部,进行肩部外展或外旋锻炼;还可以进行手部的精细动作锻炼,如分指试验、手捏黄豆锻炼,锻炼手指的灵活性,促进手部肌肉的恢复;握拳、抓水瓶等动作可以锻炼手部握力。如果患者是完全性的上肢瘫痪,家人可帮他们进行肢体按摩和肢体关节的伸屈、外旋、内收等锻炼,也可以用理疗、针灸等方式改善上肢功能。上肢功能恢复比较慢,需要坚持锻炼。
  刘艳称,下肢功能的锻炼也很重要。若患者暂时不能进行下肢的独立活动,家人可以在患者背部垫上被褥进行躯干肌肉锻炼。如果患者下肢能独立活动,家人可指导他们进行下肢的抬高、外展,膝关节的屈曲、伸直以及踝关节背屈等活动,然后让患者练习翻身、起坐等动作。患者还可以坐在床沿,让双腿下垂多活动一下,再练习站立或步行。患者能在平地行走后,可增加上下楼梯的锻炼。要注意的是,运动量要循序渐进,不宜过度疲劳,如有胸闷、头痛等情况应暂停锻炼。
  
  语言功能训练和日常饮食很重要
  刘艳称,除了上下肢功能的锻炼,语言功能的训练也同样重要。脑梗死会导致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如语言功能障碍、运动性失语表达障碍。若患者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家人要和患者多进行日常生活用语的练习,如“洗脸”“刷牙”。家人可辅助患者发音或者与患者同时发音,逐渐让患者自主发音,这样可以帮助患者完成语言功能的训练。
  家住奎文区、今年82岁的王女士前段时间因为脑梗死住院治疗,出院后不久出现语言障碍的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语言功能训练后,王女士能说一些简单的话了。“医生建议让母亲坚持练习发音,起初像‘洗脸’‘吃饭’这些简单的词语,我都让她自己尝试着说,后来说得清晰一些了。”王女士的女儿说,脑梗死康复期语言功能的训练十分重要,她很庆幸听了医生的建议,母亲才逐渐恢复语言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患者日常要以清淡饮食为主,少吃油腻食物和太咸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补充维生素;避免精神压力过大,不要过度劳累,保持心态乐观,可有效预防脑梗死症状的加重和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