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甲肝、乙肝相比,戊型肝炎病毒像一位“隐匿的杀手”。该病毒在全球多地流行,尤其是亚洲、非洲等地区。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开信息显示,2024年全国共报告戊肝感染病例34453例,死亡14例。
什么是戊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HEV)是引起急性或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一种病原体,HEV基因组对高温敏感,100℃煮沸15分钟-20分钟即可完全灭活。
●HEV如何传播?
病从口入:粪口途径是导致HEV传播的主要途径。猪被认为是目前HEV主要的自然宿主和跨物种传播的来源,人通过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猪制品感染HEV。
接触传播:与戊肝患者密切接触、直接接触戊肝患者的排泄物或间接接触被污染的物体表面,也可能被感染,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输血传播:输入HEV RNA阳性的血液制品或器官移植可导致直接感染,我国部分血液中心已在献血者中开展HEV的筛查研究。
母婴垂直传播:HEV可通过胎盘屏障垂直传播给胎儿,导致新生儿出现急性肝衰竭风险明显增加。
●HEV感染后有何症状?
HEV感染后潜伏期约为15天-60天,典型的病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黄疸前期:起病急,出现恶心、呕吐、肝区痛等症状,可伴发热、乏力等,辅助检查提示肝功能异常。
黄疸期:出现黄疸,部分患者伴随皮肤瘙痒,可发展为淤胆型肝炎。
恢复期:黄疸消退、肝脾回缩、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但一些高危人群如慢性肝病患者、孕妇、老年人等感染后,可发展为重型肝炎,易发生肝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如何预防感染?
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未煮熟的食物;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和戊肝患者密切接触等;高危人群应积极进行疫苗接种,并按规定完成3针疫苗全程接种,获得最佳保护效果。
潍坊市中心血站 柳杨 李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