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菌类药材性味甘平,多归脾、胃、肺经,具有健脾益气、滋阴润燥、化痰理气等功效。然而,有些蘑菇看起来菌盖厚实,仿佛鲜嫩可口,却有极强的毒性。潍坊市疾控中心日前作出提醒,近期雨水丰沛,公园绿地、小区草坪和路边的绿化带里常会冒出许多白色的蘑菇,这是号称“野生蘑菇中毒头号元凶”的大青褶伞,大家千万不要随意食用。
┬本报记者 王路欣 通讯员 陈婕 郝晓艳
大青褶伞的外观特征
大青褶伞又名铅绿褶菇、绿孢环柄菇,是分布最广泛、最容易引起中毒的剧毒蘑菇种类之一,它有几个典型的特征:
1.菌盖(蘑菇帽):初期为半球形,后期完全平展,像一把撑开的小伞。直径巨大,通常可达5厘米-30厘米。颜色为白色至浅灰褐色,表面有浅褐色或暗褐色的纤毛状鳞片,越是中央越密集。
2.菌褶(蘑菇伞下的片状物):这是它最典型的特征。幼时菌褶为白色,成熟后逐渐变为淡绿色、灰绿色至青褐色。“青褶伞”的名字正是由此而来。
3.菌柄(蘑菇杆):菌柄为白色,表面光滑,中空,纤维质,高度可达10厘米-28厘米。上部有一个肥厚、白色的菌环,菌环以上光滑,以下可能有棉絮状鳞片。
4.生长习性:大青褶伞一般生长在肥沃的土壤上,尤其偏爱人类活动频繁的区域,如草坪、菜地、公园等,常常成群生长。
中毒症状与应对措施
大青褶伞有危险的肠胃炎型毒素,误食后潜伏期通常为1小时-3小时,发病迅速。患者会出现剧烈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泻多为水样便,次数频繁。虽然极少人会直接死亡,但剧烈的呕吐、腹泻会引起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甚至引发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对儿童、老年人及体弱者危害极大,必须及时就医。
一旦误食大青褶伞,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尽快就医。在患者意识清醒的情况下,用手指、筷子刺激咽喉部,促使胃内食物吐出,减少毒素吸收。若患者出现抽搐、昏迷,不可催吐,避免呕吐物堵塞气管。立即前往最近的正规医院就诊,切勿拖延,最好保留中毒者食用过的野生蘑菇样本(或拍照),以便医生快速准确鉴定毒菇种类,采取针对性治疗。
对于不认识的蘑菇,做到“不采、不食”。蘑菇形态千变万化,非专业人士极难准确鉴别,所谓的“银针试毒”“颜色鲜艳才有毒”等民间方法是错误的,即使长在干净的草坪上、树上的蘑菇,也可能有剧毒。食用蘑菇请务必通过超市、农贸市场等正规渠道购买人工栽培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