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28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第二届联合国粮食系统峰会阶段成果总结推进大会上,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发布《2025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报告显示,近年来,全球饥饿状况有所改善,但2024年全球仍有6.38亿至7.2亿人面临饥饿,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万人面临灾难性粮食不安全状况,其中超过一半来自巴勒斯坦加沙地带。
报告指出,按中间值估算,2024年全球约有8.2%的人口,约6.73亿人面临饥饿,较2022年减少2200万。根据当前预测,到2030年全球可能有5.12亿人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其中近60%将在非洲。
报告重点关注“应对食品价格通胀,促进粮食安全与营养”。报告强调,全球粮食价格自2021年起大幅上涨,到2023年1月达峰值,低收入国家涨幅更高。高粮价显著削弱了家庭购买力,加剧了贫困和营养不良,尤其威胁低收入国家及妇女儿童。报告建议采取多种政策措施应对食品价格通胀。
《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自1999年起每年发布一期,持续监测和分析世界各国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和改善营养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