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03版:消费新图景·聚焦夜经济

11版:公益广告

15版:望海听风

16版:光影记录

壮汉庙村的由来

(2025年07月28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冯伟山

  青州市区向南十公里有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叫壮汉庙,隶属弥河镇。据《青州镇村志·弥河镇卷》记载,该村最早由苏姓立村,因村中有一眼清冽甘甜的水井,始称苏家井。弥河镇上院村西有北魏时期修建的修真宫遗址,留历朝历代石碑数十座。其中有一碑文记载了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为报恩,给修真宫分封田地的大致范围:东至潘家河沟,南至南山分水岭,西至西山分水岭,北至苏家井中心为界。传说赵匡胤落魄时,曾在修真宫里住过一段时间,受到道士们不少照顾,才有报恩一说。前面提到的苏家井就是现在的壮汉庙村。由此可见,壮汉庙村的立村时间可上溯至隋唐或更早时期。那苏家井村又是怎么变成壮汉庙村的呢?这来历在当地有两种传说。
  一种传说是在明朝初年,苏家井村附近的山里出现了一头怪兽。该怪兽模样奇特,身形高大,虎头蛇尾,身上长着亮闪闪的鳞片,能腾空飞跃,也能站立行走。在吸取日月精华后,怪兽夜里专门幻化成翩翩美少年,潜进附近的村落糟蹋妙龄少女。苏家井村苏员外的女儿也未逃离魔爪,还险些丧命。一时间人心惶惶,大家便请外地的一些猎人帮忙降服怪兽,可是屡屡失败。
  就在大家无计可施之际,有一个途经此地的壮汉,问明事情原委后,毅然说:“快给我做些饭吃,填饱肚子后降服它!”大家将信将疑,便问其姓名。壮汉称其就是一路人,没有名字。等饭菜备好,壮汉一气吃了二十斤煎饼、十斤牛肉,还喝了两坛烧酒。这时,有人吆喝怪兽又来了,壮汉随手拔了棵碗口粗的枣树,挥舞着迎了上去。壮汉与怪兽打斗了三天三夜,终于将其打死在了苏家井村外的深沟里。就在大家高声喝彩时,壮汉也累死在了怪兽旁。
  对于壮汉的身世,大家议论纷纷。有人说他是泰山上修炼多年的一个武林高手,因失手伤人避祸刚好经过此地。也有人说他是二郎神的哮天犬转世,对青州有情,专门前来报恩。不管怎样,为感谢壮汉的大恩,苏员外拿出银两,在村旁建了一座庙,还塑了金身,供附近村民前来祭拜。此庙,被村民尊为壮汉庙。
  后来,途经此地的难民见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就纷纷在壮汉庙旁搭草房住下,渐渐形成了一个小村落,和原来的苏家井连在了一起。苏家井的村民为了让子孙后代永远不忘壮汉的恩德,改村名为壮汉庙村。
  另一种传说也是在明朝初年,村子起初也叫苏家井,村里盛产瓜果,比较富有。有一年,村里来了一个外地打短工的壮汉。此人不识字,也不知自己姓名,但身高体壮,力大无比,村里人就叫他壮汉。因壮汉干活从不偷懒,大伙都愿意找他。
  这天,有人传言一帮土匪要来苏家井村打劫。一时间,村子里人人自危,有些想躲进山里避祸。壮汉听后,找到村长说:“躲进深山不是长久之策,老人、孩子太多也不方便。要是土匪扑了空,他们会把村子烧毁的,那样损失就大了。村里青壮年就有百余人,大家拧成一股绳,不怕赶不走土匪!”村长听了觉得言之有理,便让全村人死守。他们在村子周围设了障碍,挖了陷阱,刀枪棍棒也都准备好,就等土匪来。
  几天后,土匪真来了,刚接近村子,就被村民投掷的乱石打了回去。待再次进犯时,壮汉抡着一根碗口粗的木棍带头冲了出去,打得土匪抱头鼠窜,再也没敢回来。村里人为了感谢壮汉,给他盖了两间草房,留他在此常住。
  眨眼,壮汉八十岁了,虽孤身一人,但村里人都当他是亲人,过得也很幸福。一天,一群孩子在山脚下玩耍,突然从山上滚下一块大石头。壮汉一看不妙,边向孩子大喊躲开,边跑过去用双手顶住石头。等孩子们脱险,他也没了气力,被大石头活活压死了。村里人赶到时,十个壮小伙也没将壮汉身上的石块挪开。村里人暗暗称奇,也纷纷落泪。
  于是,村民在村旁修建了一座庙,叫壮汉庙,里面塑了壮汉的金身,人们常年香火供奉。后来,村名渐渐就叫成了壮汉庙村。
  两个故事都很传奇,第一个颇具神话色彩,第二个可信度较大,不论真实,都有着积极向上的昂扬斗志,影响和感染了一辈辈的村里人。直至今天,壮汉庙村的人依旧保持着团结和睦、乐于助人、积极进取的良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