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国,性格测试日前正成为“自我介绍”的新方式。33岁的公司职员金某在一次相亲中自我介绍说,自己是“INFP型人格”(调停者型人格)的“egen男”(偏阴柔、细腻特质);对方则回应自己是“ENFP型”(竞选者型人格),还带点“teto个性”(偏阳刚、强势特质),两人一拍即合地说“好像挺合得来”。另一位受访者宋女士则是在与丈夫频繁口角后,偶然做了依恋人格测试,“原来我是焦虑型依恋,他是回避型。测试结果让我明白我们为什么总是合不来”。
像这样用各种性格测试来定义自己、理解他人,已在韩国越来越普遍。其中最受欢迎的测试是MBTI(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它将人分为16种人格类型。根据谷歌搜索引擎的数据,在过去5年中,“MBTI”在韩国的搜索量全球第一,几乎是排名第二的日本的两倍。还有通过性激素分化衍生出“egen”和“teto”两种类型,以及剖析亲密关系行为模式的依恋人格测试。此外,“高敏感人群(HSP)测试”“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测试”以及“大五人格测试”等也广受欢迎。
当地一项调查显示,1573名受访者中有66.8%表示自己做过MBTI测试。对于测试准确性,有59.5%的受访者相信这些测试对他们现有的人际关系产生了直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