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悬疑剧迷们不禁欢呼雀跃,虽然爱奇艺的《黄雀》第一季已经收官,但腾讯视频的《棋士》以及优酷白夜剧场的《沙尘暴》又接连上线,呈上了一场全新的悬疑剧盛宴。这几部剧集各具特色,试图在悬疑剧市场上寻求突破与创新。这不禁让人期待:这些新玩法的悬疑剧,能否诞生出下一个现象级爆款?
《棋士》
于“生活流”叙事中诠释人性悬念
由韩三平、王宝强担任监制,王宝强、陈明昊领衔主演的22集现实主义生活流罪案剧《棋士》,目前正在CCTV-8和腾讯视频X剧场播出。该剧以围棋教师崔业卷入信用社抢劫案为叙事起点,展开了一场兄弟殊途、黑白博弈的命运棋局。
《棋士》以独特的生活流罪案剧定位,将罪案与人性交织于日常生活之中,以罪案为“壳”情感为“核”,既展现了普通人在时代洪流下的挣扎,又以围棋为隐喻探讨了人生的复杂棋局。作为腾讯视频X剧场的又一力作,《棋士》以高饱和度的影像美学与冷峻的现实洞察,开启了国产罪案剧对“有灰度的普通人”的探索。
《棋士》在人物塑造上摒弃“非黑即白”的扁平化设定,通过琐碎的生活细节与复杂的情感关系呈现了有灰度的普通人形象。崔业并非传统意义上符号化的角色,他是一个在生活中屡受挫折的普通人,也是停留在原地没赶上时代列车的落后者。主创通过“手织毛衣”“老款运动外套”等造型细节,以及“走路揣兜、眼神游离”的行为设计,把崔业精准刻画成一个与社会脱节的边缘人形象。他的转变在现实的步步紧逼与自我欲望驱使下形成交汇——从用围棋天赋策划犯罪,到逐渐失控,这一过程既荒诞又真实。
剧中的人物关系充满张力。崔业与崔伟的兄弟情,是“熟悉的陌生人”之间的暗自较劲。两人职业与性格的对比,暗喻了时代浪潮下不同价值观的碰撞。
崔业与妻子淑华的疏离,则源于“以爱为名的执念”。他试图用自以为正确的方式保护家庭,却因不善表达、缺乏沟通,让婚姻沦为错位的独角戏;崔业对儿子看似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却也不可避免地陷入让儿子学习围棋而忽略他真实感受的困境中。这些关系不仅成为推动角色命运的重要伏笔,也映射了现实家庭中的沟通困境与情感裂痕,让观众在角色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棋士》以冷峻的镜头语言,将社会生活与人性博弈编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剧中崔业“焚烧衣服”这场戏极具象征意义:褪去衣物的崔业,实则抛弃了过往的尊严与坚持的信念,从“棋士”沦为“棋子”。这种从“掌控棋局”到“被欲望反噬”的转变,揭示了人在绝境中道德界限的模糊。
同时,该剧不仅呈现了真实而又复杂的人性,更通过剖析人在社会关系与情感关系中的遭遇与转变,传达人是社会化产物的思考,引发观众对崔业行为与动机的深思。这种探入平凡以见深刻的叙事方式,让观众在细密的生活注脚里看见与现实接轨的人物,更为当下影视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考与表达方式。
作为一部罪案剧,《棋士》不满足于悬疑猎奇,而是以“生活流”的细腻视角,展现普通人如何在现实挤压与人性欲望下走向失控。崔业并非是绝对的反派,而是被命运推搡的凡人,他的“黑化”既源于命运的沉重打击,也源于对尊严的求而不得。这种对复杂人性的包容性书写,让观众在罪案之外看见了命运之下个体的困境。
《沙尘暴》
以“风沙为名”探讨人性深度
供热站高温锅炉中坠落的尸体裹挟着煤灰,在漫天黄沙的“库鲁县”撕开一桩尘封八年的凶案。3月28日,由优酷出品的12集刑侦悬疑精品《沙尘暴》在白夜剧场开播。该剧由谭嘉言执导,高群书监制,赵冬苓编剧,段奕宏、王锵、张佳宁、张瑶领衔主演。
废弃的矿场、风蚀的公路、被沙尘半掩的房屋与羊群,当沙尘暴席卷而过,连光线都成了共谋者,将真相与谎言一同模糊。《沙尘暴》导演谭嘉言通过自然光线+手持镜头的电影级纪实手法,将观众带入位于大漠深处县城“库鲁县”的凶杀案现场,而老刑警陈江河与年轻警官罗英玮对旧案的不同理解,也随着一场沙尘暴的到来愈演愈烈。
摄影团队设计的“三角形炫光”成为贯穿全剧的视觉符号,框住情、理、法的冲突,当电子配乐的迷幻节拍与戈壁风声交织,悬疑剧的类型边界被彻底打破,在沙尘暴天气里没有精致的罪案现场,只有被风沙啃噬的人性与命运。电视剧《沙尘暴》正在将悬疑剧里“谁是凶手”这个传统意义上的关注点悄然淡化,通过硬核推理的骨架,引导观众向“为什么犯罪”这一人性的角度展开更深层次的思考。
编剧赵冬苓构建的并非简单的罪案迷宫,而是一张盘根错节的乡土关系网。剧中,陈江河既是当地守护小镇安稳的刑警,也与王良、刘盈盈、孙彩云等小镇居民是“近邻”……这种熟人社会的黏稠感让法律与道德在“库鲁县”这一荒漠小城扭曲变形。当真相逐渐浮出水面时,最令人脊背发凉的不是凶手身份,而是每个角色如何在生存困境中一步步滑向深渊。
《沙尘暴》最打动人的地方,是它将每个角色都赋予了完整的生命弧光。王良的扭曲、刘盈盈的隐忍、程春的被动等待……凶手不是单纯的恶魔,受害者也不全是无辜的弱者。当层层沙尘被扫去,有些罪行的动机让人同情,剧中刑警在查案时也曾陷入矛盾,这种对人性的复杂描写,让《沙尘暴》超越了普通的悬疑剧,更像是一部关于生存与挣扎的现实主义作品。在“疑罪从无”的人权保障理念下,法理的尺子究竟该如何丈量人性的裂缝。
白夜剧场一直以“长夜必尽,真相大白”为内核,黑与白的较量、光与暗的争夺,善与恶的博弈,在抽丝剥茧的悬疑推理中,只有坚持对真相和正义的追求探索,才能真正摆脱黑暗走向光明。作为优酷白夜剧场12集原创作品,《沙尘暴》正是这一理念的极致呈现,再次证明了“少即是多”的叙事哲学。编剧赵冬苓舍弃注水套路,让人物驱动情节,每集长短不一,却如电影章节般精准卡点。比如第三集以摇滚乐《沙尘》引爆角色情绪,第九集以童谣《天空是彩色的》温柔撕开母子线,这种“音乐叙事”让观众在紧张推理的同时,也尝到了文学带来的温润与回甘。
从以前悬疑剧的成功范例来看,如《无证之罪》《隐秘的角落》以及《漫长的季节》,它们的共性在于剧情的紧凑性和逻辑严密性,让人保持高度聚焦;深入挖掘人性,引起共鸣;制作的精良与演员的精彩演绎也是不可或缺的。《棋士》《沙尘暴》以其新颖的情节设定和创新的叙事方式为悬疑剧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各自展现出不同的悬疑魅力。但最终它们是否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独树一帜,成为爆款,还有赖于观众口碑和后续剧情的精彩程度。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