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孙希明
昔日,他们扎根农村,从父辈手中接过种菜玩棚的重担,成为“棚二代”;如今,他们借助家乡“西红柿之乡”美誉的优势,转向种苗繁育的星辰大海,摇身一变成为“苗老大”,为种业振兴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记者3月29日在“西红柿种植专业村”寿光市古城街道赵家庄村了解到的乡村振兴故事。
育苗基地占地数十亩,拥有7个植物新品种权证书,注册西红柿商标40多个……这是赵家庄村“苗老大”李继强的硬核实力。作为一名“80后”,他已告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种菜生活,成为寿光市宏伟种业有限公司的掌舵人。
李继强告诉记者,古城街道的西红柿不但种植面积大、产量高,而且是国内种苗研发的前沿阵地,吸引了众多种苗公司前来“淘金”。他原先给大企业当经销商,后来自主创业,与农业院所及专业人才联合繁育种子和种苗,企业越做越大,还完成了易址扩建。“这个大棚里同时种植了100多个品种,从口感、抗病性等多方面一遍遍筛选,几年下来可能最后仅剩下一个品种有推广价值,有种吹尽黄沙始见金的感觉。”指着试验棚里长到一米多高的西红柿苗,李继强感慨道。
赵家庄村另一位“80后”李晓鹏也是种菜出身,创建了自己的大型育苗公司,带领员工注册抖音号、视频号,发布自媒体作品,还与电商平台合作,优势互补,繁育的“糖珀虎”等西红柿种苗畅销全国各地。“我们通过云端把实验室和田间地头连接,让菜农手机一点就能获取定制种苗。”李晓鹏说。这位善用自媒体的“新农人”,正在打破传统种苗交易的时空界限。
寿光知名蔬菜育种专家李洪生因为合作关系,经常到李继强的育苗基地转化最新研发成果,对于赵家庄村涌现出的这些“苗老大”高度评价:“赵家庄村是有名的西红柿种植专业村,种植能手多,涉足育苗产业的‘棚二代’也多,有5名种苗企业负责人,他们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不但实现了个人价值,而且为种业振兴和促进街道全产业链领先作出了贡献。”
种苗是产业的“芯片”,种业振兴至关重要。记者了解到,李继强、李晓鹏等人研发培育的种苗上市后,同古城街道其他国内育苗企业联手,提高了国产种苗在市场上的占有率,拉低了“洋种子”的价格,让菜农受益匪浅。古城街道前疃村与赵家庄村是邻村,该村党支部书记殷凤海很有感触:“以前从外国公司买种苗,一棵三元多,很贵,现在我们村许多菜农种着宏伟种业的‘青甜’西红柿,不但产量高、糖度高、卖价好,而且种苗价格便宜,一棵才一元多,成本大幅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