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袁丽丽 通讯员 倪泽 王坤 岳丰林
眼下,正是大棚蓝莓上市的时节。3月25日,在昌乐县红河镇高家蓝莓家庭农场的大棚里,一颗颗裹着白色果霜的蓝莓缀满枝头,圆润饱满,令人垂涎欲滴。工人们穿梭其间,正忙着采摘成熟的果实,呈现出一派喜人的“莓”好景象。
“这边种植的蓝莓有3个棚,每个棚在一亩半左右,亩产2000斤左右。蓝莓是一种喜酸性的木本植物,对土质和水质要求都比较高,用营养土栽培,用纯净水浇灌,对蓝莓的品质,不管是口感、大小还是产量都有很大的提升。”农场负责人高凤贵介绍,当前蓝莓开始陆续成熟,价格在60元一斤。蓝莓的花青素含量较高,很受老人和孩子的欢迎。由于这里出产的蓝莓口感和品相俱佳,市场供不应求。
蓝莓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在大棚内,村民王女士正在忙着采摘。“在家门口打工,一天挣150元左右,还能照顾家里,比外出打工强多了。”王女士说。
除了蓝莓果实的种植销售,农场还拓展了蓝莓育苗业务,不仅为农场开辟了另一项重要的经济来源,也推动了蓝莓产业的扩大和发展。每年蓝莓育苗在30万株左右,其中有20万株以订单培育销售的模式,主要发往辽宁、云南、四川等省份以及省内的青岛、临沂等城市。
近年来,该县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持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