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国家线已正式公布,通常情况下,在国家线公布后,各招生单位会陆续发布复试通知,并依据既定的招生比例安排复试事宜。一旦确认具备复试资格,考生务必尽早着手准备。
┬本报记者 赵春晖 整理
面试需要注意什么
招生单位划定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基本分数线,是以“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为依据的。考生可对照自身研考初试成绩,判断是否具备参加复试的资格。若初试成绩符合招生单位要求,且排名较为靠前,在复试中会占据明显优势。差额复试,是指在计划录取人数的基础上,按一定比例划定超过计划数的考生进入复试名单。例如,计划招生10人,若差额复试比例为1:1.2,那么就会有12名考生进入复试。
复试时间以招生单位公布的信息为准,考生务必密切关注。研考复试内容主要涵盖以下部分:自我介绍、英语笔试与面试、专业课笔试与面试以及综合素质面试等。复试形式一般有现场复试和网络远程复试两种。
在面试过程中,考生应避免过度拘谨,主动与面试官进行目光交流。以往有部分考生出现因过度紧张,甚至遗忘了自我介绍环节,这显然是准备不足的体现。自我介绍分为中文和英文两种,中文介绍时长一般控制在3分钟左右,英文介绍约1分钟。介绍内容需依次涵盖个人基本信息、学术学业状况、生活与学习经历等,最后以感谢语收尾。大家一定要提前构思好自我介绍的内容,面试过程中切忌面无表情、机械背书式地陈述,要做到面带微笑,保持适当的眼神交流,自信表达。
此外,建议大家模拟几次面试场景,锻炼自己在陌生环境中调整心态的能力,确保能够清晰阐述观点。即便遇到不懂的问题,也不必慌乱,如实向导师表明自己不太了解,然后尽可能陈述已知内容,切不可不懂装懂。
复试专业课该如何准备
招生单位在复试中会进行专业课测试,重点考查考生对本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专业课考查形式通常分为笔试与面试两部分,不过部分科研院所仅设置面试环节。其中,专业课及综合面试占据核心地位,考生需与导师进行面对面交流,在此过程中留给老师的直观印象,会直接影响考官对你的认知和评价。对于跨专业考生而言,清晰阐述自身知识结构,并向老师说明对报考专业的了解程度至关重要,例如介绍报考专业的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
面试时,一般不会考查特别专业的知识,但有些导师倾向于询问生活或社会上的常见问题,以此考查考生的应变能力。专业课笔试则主要以试卷形式考查专业课内容。部分招生单位还会考查考生的文献综述能力,通常要求考生在限定时间内查阅外文资料,并就相关问题撰写中文综述。
研考压线要另作准备
若分数仅达分数线,且所报考院系招生人数有限,对自身报考专业的录取把握不大,那么就需提前做好调剂准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中“调剂意向采集系统”将于3月28日开通,已完成一志愿录取的招生单位可发布调剂信息,有调剂意愿的考生可查询、填报意向信息。“调剂服务系统”将于4月8日开通。招生单位在第一志愿合格生源不足时,可组织开展调剂工作。
招生单位接受所有考生(含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与普通计划之间调剂的考生等)调剂申请均须通过教育部“调剂服务系统”进行。有调剂意愿的考生要密切关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询招生单位调剂相关信息,按要求填报调剂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