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马宇琪
方山,因“其山横亘,顶平如砥,四望皆方”(《昌乐县续志·山川》)而得名,是潍坊昌乐境内第一名山。方山西半坡,有一座被称为“一邑之胜”的方山庙,庙里供奉着身着朝服的“方山爷”,即明洪武年间昌乐知县于子仁。为更好展现于子仁流芳六百载的清廉政德,如今建于方山庙前殿的方山高德清风骨展馆建成并对外开放。日前,记者探访了展馆。
展馆设于方山庙前殿,依山而建,整体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展馆外墙以青砖灰瓦为主,屋檐翘角,雕梁画栋,展现出浓厚的传统建筑韵味。门前上方有一标牌,上书“方山高德清风骨”七个大字,笔力遒劲,气势恢宏。展馆四周古树成群、环境清幽,步入其中,仿佛穿越时空。
展馆内部介绍了于子仁的生平。包括“少年奇才积厚学 翰林功成施抱负”部分,综述了于子仁青少年时期勤奋好学、抱负远大,秉持慨然有志于天下,最终科举入仕。“百姓心中的‘方山爷’‘伏虎打鬼成美谈’”部分,以于子仁任昌乐县丞期间“伏虎打鬼”、惩治恶霸、勤政爱民,政绩斐然升任知县为主要内容展开介绍,尤其是“伏虎打鬼”的传说,至今仍为当地百姓津津乐道。“八景诗写赤子情 兴水劝农惠民生”重点展示了于子仁任知县期间,兴修水利、植树造林、发展农业、兴办教育的功绩。
据悉,方山高德清风骨展馆由昌乐县纪委监委牵头,昌乐县五图街道、昌乐县文旅局等协作配合完成,于去年10月底开工建设,不仅为群众提供了一个了解明代昌乐知县于子仁务实惠民、勤廉从政事迹的窗口,更是供党员干部学习传承于子仁清风政德、弘扬廉政文化的重要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