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版:潍坊人物

10版:运动吧

16版:光影记录

我市聚力推进医疗服务提质增效
让群众“家门口”就医更便捷

(2024年12月31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讯(记者 于哲)12月30日,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医疗服务提质增效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打造健全完善的服务体系,不断筑牢为民服务基础。我市现有卫生技术人员8.45万人,医疗卫生机构8792家、二三级公立医院42家,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5个。2021年以来,我市相继争创3项国家级试点,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国综合性医改试点城乡全覆盖。其中,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顺利迎接国家中期评估,三大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实现突破,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实施分级诊疗服务提升行动,提出“单病种群体管理”理念,将同种疾病的患者作为一个群体,分级开展疾病筛查、评估、就医、转诊、随访等全链条健康服务。建成3个市级康复医疗区域中心,形成综合康复、中医康复、儿童康复等12个康复亚专科集群,市县镇三级康复医疗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建设优势明显的医学高地,有效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医疗能力不断提升,市人民医院创建为首批省级综合类别区域医疗中心和肿瘤专科区域医疗中心,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精神卫生中心均入围各自类别全国百强,8家县级综合医院全部入选全国“千县工程”。县域内就诊率达93.9%、全省第一。人才队伍持续优化,积极对接院士、国医大师等领军人才,建成于金明、曹义海院士工作站;新引进全国名中医高思华、郭维琴和岐黄学者徐云生传承工作室。2024年市直卫健系统新招录博士65名、硕士325名,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占比达39%。医疗技术加快突破,市人民医院成功开展全省地级市首例双肺移植手术,成为全国第2家开展肺移植手术的地市级医疗机构;在全省率先开展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取得重大突破。市中医院中风系统化治疗和外固定支架治疗骨盆骨折入选全国地市级医院百项绝活。依托王辰院士呼吸病专家团队,在全市推进实施“幸福呼吸”中国慢阻肺分级诊疗推广项目,受益群众超过64万人。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正式运行,年门诊量21万人次,居全省第二。
  创新优质便捷的服务举措,持续提高为民服务质量。深入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推出便民就医系列举措。推行候补挂号功能,加强退号与爽约管理,提高号源使用效率。打造特色志愿服务品牌,招募医疗相关专业毕业生、实习生、青年职工为群众提供专业的全程陪诊服务。二三级公立医院全部推行“潮汐式”门诊,结合患者就诊高峰,弹性安排门诊时间、就诊诊室数量,缩短患者门诊等待时间。全市54家医疗机构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累计为26133名患者节约检查、检验费用2372.21万元。诊间结算、出入院床旁结算实现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全覆盖。市中医院上线“一键通”小程序,为患者提供出入院全流程服务,真正实现“一部手机走医院”。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全部开展“互联网+居家护理”,确保患者得到连续、专业的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