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路欣 通讯员 郑宏伟
李先生是一名水产经营户,不小心被螃蟹刺伤右脚,右足面肿胀,剧烈疼痛难忍,当地医院诊断为痛风,治疗后效果不佳,肿胀范围仍继续扩大。于是,李先生来到潍坊市人民医院就诊,最终确诊为“创伤弧菌”感染合并感染性休克,收住ICU病房。因这种细菌感染较为特殊且难以控制,右小腿已出现肿胀发黑,最终只能选择截肢治疗。
创伤弧菌属于弧菌科,也叫海洋弧菌,是一种革兰阴性菌,与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称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致病性弧菌,有“食肉菌”之称,是一种截肢率和死亡率双高的疾病。相关文献显示,48小时死亡率达50%以上,如果超过72小时未接受有效治疗,死亡率会趋近100%。创伤弧菌广泛分布于水温较高的河海交界水域、近海、海湾及海底沉积物中,并常寄生于贝壳类的海洋生物(如牡蛎、蚌等)中。其镜下形态像个逗号,拖着一条名叫“鞭毛”的尾巴,身上有一些头发丝样的菌毛,这些结构有助于它们运动和黏附。
想要享受海鲜的美味,又不想与创伤弧菌“亲密接触”,那就得学会几招防身术。佩戴手套,安全处理。在处理鱼、虾、螃蟹等海鲜时,别忘了戴上手套,防止被尖锐的外壳或鳍刺伤;高温烹饪,杀灭病菌。高温是创伤弧菌的天敌,尤其是生蚝、贝类等滤食性海鲜,一定要确保它们彻底煮熟后再入口,切勿贪图生食的鲜美而冒险;海边戏水,防护先行。去海边玩耍时,特别是免疫力较弱或身上有伤口的人群,记得穿上防护装备,避免伤口直接接触海水,让创伤弧菌无机可乘。
万一不幸中招,被海鲜刺伤或食用未煮熟的海鲜后出现不适,切记以下几点:
立即冲洗,消毒处理。一旦被刺伤,立即用大量流动水冲洗伤口,并用碘伏消毒,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
及时就医,告知病史。若出现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或食用海鲜后出现发烧、腹痛、腹泻等情况,应立即就医,并如实告知医生自己的海鲜接触史或食用史。
警惕易感人群。健康人群感染风险较低,患有慢性病或长期嗜酒的人群需格外小心,他们的免疫力较弱,更容易成为创伤弧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