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版:光影记录

峡山区王家庄街道东波浪泉村

水通路平灯亮 村里变化越来越大

(2024年11月19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周晓晴
  “不如将‘零散地’调成‘一片地’,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黄烟……”近日,记者来到峡山区王家庄街道东波浪泉村,市工业发展促进中心驻该村第一书记张始轮与村党支部书记楚卫平正商量着村集体增收的路子。
  东波浪泉村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村子坐落于峡山水库西岸,四周被开阔的农田包围。眼下,正是村里忙碌的时候,村民们忙着收获大姜、芋头、大葱。田间的水泥路上,满载着农产品的三轮车一辆接一辆驶过。
  一直以来,东波浪泉村村民以种植葱、姜、芋头为生,村集体收入薄弱,难以拿出资金进行村基础设施硬件的改善,村貌一直没有实质性改观。
  张始轮还清楚地记得,刚入村就赶上自来水管道破裂。村里的自来水管道用了十几年,由于老化严重,管道不时开裂漏水,经常影响村民正常用水,另外,村民交水费也不积极。“比如,水厂显示送了200立方米水,村民实际能用到的也就150立方米,其余的水都从村内开裂的水管跑漏了。”楚卫平说,自来水管埋在地下,难以找到漏点,有时候不得不花钱找专业人员前来“听漏”,费时又费力,全村人都很头疼。
  市工业发展促进中心驻村工作组入村后,第一件事就是筹集资金彻底解决村民的用水问题。经协调街道、项目施工方,9月中旬,村内自来水管网改造施工顺利启动。施工持续约半个月,为了不影响村民吃水,工作组提前做好了准备,协调相关单位定时为村民送水。
  “下地干活回来浑身都是土,有时候想洗一洗,偏偏赶上停水。现在换上了新管网,还安装了智能水表,可以随充随用,确实方便多了!”村民董术军一番话,反映了村民吃水用水的变化。
  村里的变化不止于此。多年来,除主干道外,村内道路还有不少土路,每逢雨季,道路泥泞不堪,给村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面对村民的迫切需求,驻村工作组与村“两委”干部多次组织召开党员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决心从根本上解决村内道路问题。如今,干净整洁的水泥路铺到了村民家门口,太阳能路灯覆盖村里的主要街道,村民们再也不用为出门犯愁了。
  “在我们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筹措资金用于安装路灯、修缮房屋、配备办公桌椅、安装空调等,党群服务阵地也得到了全面提升。”张始轮说。
  服务期限过半,驻村工作组奋战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一线,致力于党建示范引领、农民增收致富、和美乡村建设,用一个个坚实足迹展现党员担当,也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