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处的甘肃张掖市山丹县,有一种特色美食——山丹炒拨拉。在山丹民间,今亦有炒拨拉的历史传说。相传骠骑将军霍去病在山丹战胜匈奴后,就地宰牛羊犒劳三军。怎奈军士众多,锅灶食材不够。于是大家垒石成灶,将羊肉、羊杂置于盾牌之上,一顿猛炒,随之香味四溢。后来这种烹饪方式渐渐被当地民众学会并加以改良。
7月13日晚,第二届山丹炒拨拉节开幕,当晚,百名炒拨拉炒制大师起锅烧油,现场顿时火光冲天,他们麻利地翻动手中的炒铲,经过三五分钟烟熏火燎的猛火爆炒,一份滋滋作响的炒拨拉,便在香气四溢的腾腾蒸汽里被端上桌。
“炒拨拉的奥妙之处,就在于短短数分钟内,对于火候强弱的精准掌控。”在山丹县经营30余年的炒拨拉炒制大师刘玉珍说,“火候甚至比调料还要重要,就是要快速‘锁住’瞬间的香味,但这一技能需要长年累月的反复修炼”。
活动现场,最引人瞩目的是一口直径达3.3米的大锅(左图)。火焰升起,炒拨拉炒制大师用长柄锅铲将肉类、蔬菜推进大锅中央沸腾的热油里,新鲜的羊肚、羊肠在大火中与洋葱、辣椒等配料碰撞出最具山丹特色的风味小吃炒拨拉。翻腾间,火焰升腾起来,在夏夜里激起民众的欢呼。